汉语大全>工商企业研究>透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五大新看点(一)

透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五大新看点(一)

详细内容

“融资难”是阻挡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拦路虎”。为此,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时,要求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其中,鼓励各地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等五个方面的扶持措施,成为近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看点。
会议指出,“鼓励各地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说,由于中小企业单笔借款数额小、笔数多,且手续繁琐,对银行的收益贡献不大,而且部分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存在财务报表不规范、数据失真、资料不全、不良贷款多等现象,银行因此不大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
中国农业银行小企业金融部负责人表示,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表明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有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和杠杆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上海、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和河南等多个省市已经出台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办法,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补偿。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小额信贷研究室主任孙同全表示,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具有一定的赢利性,又非纯商业性质,政府通过“适度补助”的方式,与金融机构共同承担为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责任。
中国建设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部总经理靳彦民表示,应尽快出台相应细则,从技术上明确风险补偿的额度、使用规则、受益范围和管理方法。
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监管
银行监管部门此前曾陆续出台了多项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的差别化监管政策,提出了致力于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六项机制——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独立核算机制、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以及违约信息通报机制。此外,银监会要求大中型银行成立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专营机构等。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政府和监管部门通过提供一定的补偿机制,对商业银行实行差异化监管,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会得到加强。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银监会下一步将继续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监管,并使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
创业板市场建设提速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增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对此,郭田勇表示,虽然能够上创业板的中小企业数量会有限,但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有多重效应,中小企业上市创业板会吸引众多的发起人投资,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后可吸引公众投资。通过吸引公众投资后,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会加强,进而得到银行投资。
据了解,7月26日证监会受理创业板上市申请时,有108家企业递交申报材料,其中105家企业通过上市初审。8月14日,第一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成立,预计9月召开首次发审会,这意味着创业板发行工作即将正式启动。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创业板有利于推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链条,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格局。
短期融资券和集合债券稳步扩大
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时指出,“稳步扩大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和集合债券的发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