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物流现代化的探索(一)
详细内容
摘要:针对煤炭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优化煤炭企业物流系统模式及具体措施。坚持集中管理为主、分散管理为辅的“三集中、五统一”的管理体制;加强煤炭企业物流体系的计划采购管理,新型仓储管理,建立完善物流管理配送制。
关键词:物流系统优化 计划采购 新型仓储 配送
0 引言
由于物资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传统的供应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需求,要以合理的物流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实现“供应好、周转快、效益高”的目标,就要经济合理地完成物流的全过程以及对物流环节系统硬件的改进和管理的创新。
1 煤炭企业物流现代化模式
1.1 实现“三个转变”和坚持“三个不变”。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国有大型企业的物流系统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指令性计划不复存在,企业所需物资主要依靠市场解决。在这种新形势下,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物资供应部门必须适应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实现和坚持“三个不变”。就要转变过去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供应主体要转变,随着物资体制的改革推进,保证供应的主体将逐渐成为企业供应人员自己。储备格局要转变,无论从定额和结构品种上都要进行转变。在做好“三个转变”的同时,要坚持“三个不变”,一是坚持为:企业基层生产建设和其它方面的服务不变;二是保证供应的任务不变;三是坚持供管结合的原则不变。
1.2 集中管理为主,分散管理为辅。作为国有煤炭大型企业,物资应采取集中管理为主,分散管理为辅(分散管理应在统一资金管理的前提下)的管理体制模式,在原来“二集中、五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逐步实行和完善“三集中、五统一”的管理体制,提高计划的准确性,提高供应人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企业集团订货批量大,竞争力强的优势,将企业的物资供应牢牢地拧在一起,确保一盘棋,集中订货供应,降低进货费用,解决当前部分材料采购分散和各自为政的不良倾向,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在目前买方市场的形势下,如果对主要资金和大宗材料、主要设备不实行集中管理的体制,把采购权下放到基层单位,势必会造成同样一个品种的物资几个下属单位都去采购,给人力、资金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各种关系和不恰当手段的竞争卷入,更会造成各种不正风气和不必要的应酬支出,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参与市场竞争。实行物资集中采购、物资储备计划集中管理和物资消耗的统一制度,有利于物资部门发挥整体优势,实行物资经济批量采购,形成稳定的供货渠道和原材料供应基地,并降低物资采购进货成本,防止了二级单位的多头采购。另外可以使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生产部门和供应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确保物资采购质量。实行物资供应集中管理,物资供应部门要实实在在的为企业生产建设搞好服务。另外对个别小批量、特殊专用物资的分散管理,由驻基层单位供应站负责,这样可具有灵活性,便于及时保证供应,降低储备。但一定要在集中资金的统一管理前提下,坚持个别品种物资放开与大宗物资统管相结合的原则,并在价格和质量上实行宏观监督管理,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同时搞好储备定额和材料消耗的管理,充分发挥人、财、物的作用。
2 现企业物资流通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目前有部分煤炭企业的物资储备仍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储备模式,即企业物资供应部门设立一级总库,各矿(厂、处、队)设立二级库,有的甚至保留了车间,班组的三级小库。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这种模式能有效地保障生产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但在市场经济已初具规模的今天,大多数物资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传统的储备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仓储管理方面,仓库布局不合理、装卸搬运环节不配套,造成重复搬运,多次作业,不仅效率低,而且损失浪费严重。此外,由于层层设库造成材料积压现象大量存在,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材料及产品多次中转运输,中间环节延误以及多角周转使许多企业苦不堪言,额外支出了大量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