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相关利益者和社会责任(一)
详细内容
【摘要】我国十一五规划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循环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是对企业提出的新课题。本文就企业相关利益者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和财务分析谈些粗浅看法。
一、企业相关利益者以及社会责任的界定
(一)企业相关利益者
企业首先是资源的集合体,不同参与者通过提供企业经营所需的某种要素(资源)来实现他们对企业的贡献。这些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决定了要素供应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相对权利地位,决定了企业活动的权力和利益分配格局,从而决定了企业制度结构的特点。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要素本身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种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影响。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正在变为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内部的权利关系正向知识拥有者的方向变化,企业结构正从“资本逻辑”转向“共同治理逻辑”,导致知识参与者在企业权利关系中地位的提高,知识参与者将成为除传统股东外企业极其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二)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来看,企业除了传统的对企业股东负责外,还要承担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利益相关者是指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员工、供应商、社区、民间社团和政府等。企业要想持续经营,仅仅考虑对股东负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考虑到环境和社会因素,并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来看,可分为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必须要履行的,第二层次是社会期望或企业自愿履行的。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来看,第一层次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在第二层次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
二、现行企业财务分析——相关利益者财务分析
现在被企业广泛采用的财务分析体制是基于企业相关利益者的财务分析,即体现“财务就是资本运动及其运动过程中所表现的经济关系”,也可以说是资本循环与周转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的分析过程。这是在把资本看作企业最稀缺资源条件下的分析。利益相关者财务的目标是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而不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杜邦分析体系是现今最为广泛采用的财务分析工具。
从杜邦分析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扩展企业四个层面上的财务分析:
(一)偿债能力
主要分析数据有:资本负债率=负债/资产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二)营运能力
主要数据有:存货流动比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全年平均值)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其它数据还可以包括: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三)盈利及成长能力
盈利能力主要数据有: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成长能力主要数据有:资产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