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战略>柔性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实现途径(一)

柔性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实现途径(一)

详细内容

  摘要:柔性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本文探讨了柔性管理的内涵和特点,阐述了柔性管理实施的必然性,并且分析了中国企业展开柔性管理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柔性管理;刚性管理;以人为本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传统企业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模式下,知识资源日益凌驾在传统的生产要素之上,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和完善使地理位置不再成为竞争的天然优势。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消费心里和价值观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对于产品的品种、质量、服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将最终被淘汰。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这种柔性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很好地适应企业日益动荡的外部环境,而且能使企业内部环境不断地变化以便自如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所谓刚性管理,是指以物为本的管理,管理者依靠严密的组织结构,严密的纪律规章和赏罚分明的激励来进行以生产为导向的管理。这是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典型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将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将人力作为成本,曾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与刚性管理相反的,柔性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以员工为中心”和“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统一体,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柔性管理有以下的特点:
  1. 柔性管理表现为不确定性。传统管理模式用绝对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事务,因此其决策所需的信息只是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才有意义。然而柔性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是一种微妙的客观存在,很难对人的复杂多变的思维给一个明确的定价,因此对人的约束也必然是不确定的,只能进行模糊化处理。
  2. 柔性管理是一种非线性的管理。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这种非线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人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与产生的绩效并非是一种线性的关系;第二,个体功能的总和与总体的功能呈现非线性的关系。
  3. 柔性管理强调内控性。传统管理理论将员工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他们只为自身的利益存在。他们天生懒惰,不愿意努力工作,尽可能的逃避责任,所以需要用严格的组织和规章来管制和约束。柔性管理模式吸取了现代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将员工看成是“社会人”,他们除了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之外,更加注重诸如成就感、亲密感、归属感等等。因此在柔性管理模式下,通过给员工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为其创造一定的条件,通过相互的理解和沟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发地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
  4. 柔性管理强调塑造性。传统的刚性管理通过限制员工的言行自由来达到使员工转变,缺乏内聚性,更多的强调惩戒,使得员工趋于保守,扼杀了员工的创造性。柔性管理从员工的内心出发,希望使员工能从心理上接受,从观念上转变,从而产生对于组织的忠诚感和归属感。
  二、实施柔性管理的必然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应对新的市场环境的严峻挑战,必将逐步实施柔性管理。企业实施柔性管理的必然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需求的多元化要求企业实施柔性管理。
  目前占市场主导的消费者的需求呈现为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价格已经不再是企业竞争的首要标志。按照顾客的特定需求,快捷地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企业要适应这种方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具备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快速发现和快速反应能力。第二,要具备在同一时间生产不同特点的产品的能力。这种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对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提出了柔性化变革的要求,这种变化反应到企业管理的层面上,要求企业实施柔性管理。
  2. 生产过程的柔性化要求企业实施柔性管理。
  需求的多元化要求企业生产过程柔性化。这种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品研发的柔性化。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产品研发能力,缩短产品开发的时间,提高产品开发速度;第二,产品生产的柔性化。企业需要通过制定弹性的生产计划以增加企业计划体系的柔性,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并应用先进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组织产品的生产,实现产品制造过程中设备和物理场地的可重用、可重组,确保企业的设施为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发挥最大功效;第三,产品销售的柔性化。多元化需求导致企业目标市场的细分,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针对细分目标市场,灵活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和策略,使企业的营销网络按实际需要任意扩张和收缩。
  3.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要求企业实施柔性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员工都是知识型员工,不仅具有高智慧,而且富于个性,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和独创性,自尊与参与意识很强,不乐意接受刚性的约束,注重自我管理。对于知识型员工需要以充分保障人的各种基本自由为前提,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员工创造力的发挥才能使企业的财富增值。因此这种“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企业实施柔性管理。
  三、柔性管理在中国企业的实施途径
  中国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作,企业管理的刚性非常明显,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逐步地过渡到柔性管理模式。在中国企业实施柔性管理主要应该抓住两个重点:一方面在企业的内部,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员工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外部,要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依次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