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会计理论论文>会计信息的失真与策略研究(一)

会计信息的失真与策略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市场经济承认企业是一个利益主体,也鼓励企业以积极正常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合法真实的利润,完成企业的预期目标。但是,当前很多企业不是在生产经营管理上下功夫,向生产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而是向会计要效益。而会计的效益往往就出在财务上弄虚作假,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上,从而导致以财务报告为载体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社会公众对整个会计行业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出现了信任危机。因此,如何重塑会计的诚信是比较紧迫的问题。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策略

Abstract: The market economy acknowledged that the enterprise is a benefit main body, also encourages the enterprise to participate in the market petition by the positive normal way, the gain legitimate real profit, achieves enterprise's anticipated target. But, the current many enterprises are not work hard in the produc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wants the benefit to the production, wants the benefit to the management, but approaches aountant to want the benefit. But aountant's benefit often leaves in the finance uses deception, in cover enterprise real financial situatio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nd cash flow, thus causes take the financial report to distort seriously as the carrier aounting information, caused the social public the profession confidence level to drop largely to entire aountant, presented the crisis of confidence. Therefore, how remoulds aountant's good faith is the quite urgent problem.

key word: A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Strategy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其核心就是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唯有真实完整才有可能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决策有用,而决策的有用性也恰恰是会计生命所系。

  但会计现实却恰恰相反,会计信息失真令人触目惊心。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显示,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2001年度,国家审计署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质量抽查,在被抽查的32份审计报告中,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造假金额达70多亿元。因而,一个先后在国企、私企和股份公司工作过的资深会计,竟然找不到一家不做假账的企业,于是发出了“社会需要假账”的感慨。由此可见,企业假账黑幕惊心。

  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主要是“人为操作”造成的,一些企业领导直接授意会计人员造假。造假的方法多种多样,表现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一)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二)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
  (三)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之间、账账之间、账表之间、账实之间严重不符。

  (五)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的表现是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表现为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需要说明的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不仅仅是一般企业,更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如琼民源、红光实业、大庆联谊、东方锅炉等;不仅仅是国内企业,更包括众多的国外公司,例如安然、宝丽莱、伯利恒钢铁等知名企业,其宣告破产均与会计严重造假有关。如此看来,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是个普遍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然会造成严重后果。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如会计法规不健全、会计人员职业技能低下、惩罚过轻、打击不力、客观环境所迫、控制不全、监督不力等。其主要原因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的金钱观、物质观发生了极大变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不断蔓延,在职业道德教育基本没有的情况下,其心理防线极其脆弱,必然会导致高高挂起的熟视无睹、你情我愿的被动参与、利令智昏的积极谋划。其结果是丧失原则,丧失诚信,丧失了会计的立身之本。

  (二)企业(或领导者)利益所致

  1.借款动机。向银行贷款时,需要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考虑收益并确定贷款是否安全,而事实上,真正需要资金的恰恰是那些偿债能力弱、无还款保证的企业。因此,银行借款大多是锦上添花,而不愿雪中送炭,为了获得银行支持,有些企业不得不粉饰会计报告,表现虚假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