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从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出发,分析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并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0引言
前国家总理朱镕基以严于律己而举世皆知。2002年11月19日,朱镕基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演讲时透露,由于字写得不好,很少题词,但为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4个字:“不做假账”。他说:“我希望每一个中国国家会计学院毕业的学生,永远都要牢记这4个大字!”可见,朱镕基的题词充分显示出一个时任国务院总理对会计人员不恪守职业道德、做假账,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危害性的深恶痛绝。他认为,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会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混乱。这在七年后的今天,每当我们面对这四个字时,更加深刻领会到朱镕基题词的深刻内涵。
1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199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出了六个方面的原则规定,即“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1999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会计人员需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使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有法可依。2008年6月19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的通知》,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重新作出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八个方面的原则规定。
具体是:①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②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③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④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⑤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⑥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⑦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⑧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2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会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讲求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呼唤,也是社会的要求。如果会计人员提供了虚假失真的会计信息,就会背离会计目标,使服务对象决策失误,甚至会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单位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原则,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具体表现有:
2.1少数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败坏、沦丧,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为追求私利,不惜以身试法,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贪污挪用公款,会计信息失真,真账假做,假账真做,走上了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