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会计研究论文>关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一)

关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职业判断原则导向职业道德
  论文摘要: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扩大了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为保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作用.必须进行会计职业判断,这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较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当前我国会计判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判断结果不理想,不能较好地提供公允会计信息.应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会计判断的合理方法、方式和手段,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按照财政部的安排2007年初在上市公司实施.2008年初开始在中央国有企业中实施,2010年左右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实施面持续扩大在社会的全面实施也将为之不远。本文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来探讨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问题。
  一、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定义
  关于会计职业判断现在的定义较多。笔者比较认同下面的定义: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会计事项的情况下,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依据企业的治理结构、经营特征和目标,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职业经验。根据会计的原则要求(尤其是实质重于形式),采取一定的判断方法和程序,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在不确定性会计事项情况下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包括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行为时需要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会计财务专业知识能力、会计政策理解能力、把握外部环境的能力、逻辑分析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这些方面是缺一不可的.否则可能出现“水桶理论”中的“短板效应”。
  二、会计职业判断是原则导向型会计体系的必然要求
  会计体系的建立导向有原则性导向和规则导向两种类型,国际会计准则是原则性导向会计体系的代表,到现在为止,只颁布了41项会计准则(IAS)和5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美国的会计体系则是规则性体系的典型代表,其会计准则体系相当繁杂而具体,有FASB发布的会计准则公告EITF发布的问题解释、AICPA和SEC发布的有关会计规则等。其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就有148项之多,其中大都是针对实务中某一问题而专门制定的。在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新业务不断出现.准则的制定总是疲于应付企业实务的发展,以规则为导向的准则暴露出不适应性。由于GAAP某些实务处理的规定过于细化,以致人们只需按交易形式机械套用准则,而完全不必考虑其经济实质。在社会各界的压力下.为了解决“规则导向”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并避免类似于安然、世通等财务欺诈丑闻的再次发生,美国SEC、FASB等部门,开始评估“原则导向”的可行性。据美国的FASB、SEC等近期资料显示。美国正消除GAAP和IAS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采用IAS的准则及IFRS,逐渐走向原则导向的会计体系欧盟各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宣布自2005年起统一采用IFRS之后,印度宣布将在2012年之前采用IFRS,原则导向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
  以原则为导向的准则体系更注重经济事项的实质.而不是经济形式上的细微差别,能更好地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因此会计准则的内容相对简洁,从而有助于孕育以专业判断取代机械套用的氛围。由于没有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规定.原则导向型的会计体系不可避免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不确定性的会计业务时,需要对业务进行会计判断。并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应该说会计职业判断是原则导向会计体系的必然要求。
  三、新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
  2006年我国39项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国际趋同。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有20项具体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没有较大差异。对于此次会计体系大范围的变革.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是介于规则导向型和原则导向型之间的,类似于现在有些学者倡导的目标型会计体系。
  新会计准则改变原有一些准则内容。新增了生物资产、职工薪酬、资产减值、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政府补助、所得税、外币折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等具体准则,填补了不少会计规范的空白;同时会计准则的技术难度系数加大,增强了会计自由裁量权。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如何选择计提折旧的方法、如何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何确认当期费用、如何使企业资产计量更有效、利润更真实,这都更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相比以前的会计体系,新准则体系提供了非常繁多的原则性处理内容。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下面简单举几个例子:
  第一,公允价值计价方法的选用问题。对于公允价值的选用,新会计准则给出了谨慎、适度使用的基本精神,即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才可以公允价入账。能否可靠计量便需会计人员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所处市场环境进行判断,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的问题。
  第二.无形资产相关问题的判断。无形资产准则比较简单.但是它需要很强的职业判断:有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判断.也有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的判定。这些判断直接与无形资产的人账价值和当期费用,以及最终影响会计利润在各期的数据。
  第三.衍生金融工具相关问题的判断衍生金融工具持有目的是投机获利和套期保值。衍生工具的目的不同导致会计处理不一样,投机获利项目的盈亏最终计入当期损益,套保工具的盈亏计人被套期项目的成本或损益中。凶而需要对衍生工具的投资目的进行判断。会计行为导致经济后果,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导致经济后果的重要原因和手段新企业准则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判断的事项增多,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编制等活动中大量存在需会计职业判断之处。会计职业判断的效果对企业的盈亏和价值有着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判断的效果来自于职业判断能力.因而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四、新准则下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会计职业判断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信息失真。我国目前会计职业判断的总体水平令人担忧,监管部门、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上存在一定的无知和盲目。无知表现在监管部门、企业和会计人员不重视会计职业判断,没有判断意识盲目主要表现有:一是从众心态,会计人员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照搬其他企业对类似业务的处理结果:二是职业判断局限于会计专业范围之内,忽视了与之密切联系的环境和技术因素的影响;i是无原则地依附于企业领导,盲目接受领导的态度和看法,放弃应有的职业判断。当前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现状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制度缺失,会计人员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利益驱动,继续教育严重形式化等。
  在不考虑会计职业判断所处的外在环境情况下,会计职业判断的效果基本上取决于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因此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资料完整和真实,从而真正发挥新准则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根本途径
  (一)转变传统会计思想观念。更新思维方式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性的转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首先应当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和实施.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业务事项,主观上也要求会计人员树立职业判断意识。若会计人员没有职业判断意识,只是应付了事,因而也就不能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