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会计实务中“应收账款”账户(一)
详细内容
摘要:按照常规的账务处理,应收账款的很多重要信息财务部门都很难提供。如果通过“应收账款”账户留下每个购货单位及每笔业务的“痕迹”,很多很难提供的信息就可以通过“应收账款”账户直接得出。
关键词:应收账款;日常处理;弊端对策;交易痕迹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商机,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外,还要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当前,商品与劳务的赊销、赊供已成为当代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商品、劳务赊销的结果,一方面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路,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随着这一销售方式的普遍运用,不少企业应收账款占总资产及流动资产的比重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资金周转。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合理占用水平和收款安全,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要对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防止恶化。在应收账款的这些管理中,财务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工作是及时向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应收账款信息。如果按照常规的账务处理,应收账款的很多重要信息很难提供。本文通过对应收账款日常账务的一种巧处理,即通过“应收账款”账户留下每个购货单位及每笔业务的“痕迹”,很多难提供的信息就可以通过“应收账款”账户直接得出。
一、应收账款日常账务处理的现状
不同企业赊销情况不同,其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也有所差异。比如有些企业设置了大客户部,对经常和大量采购本企业货物的客户进行专门重点管理。有些公司财会部门按应收账款形成时间的长短,及时定期编制企业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一览表,将债务人名称、债权形成时间、应收账款余额、超过信用时间、债务人经营状况、应收账款总额占流动资产比重等内容在表上详细反映,以便于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赊销及欠款催缴政策。
各企业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虽然不同,但是,每个企业的财务部门至少有以下三项工作是相同的:一是销售发生后的财务处理。企业销售完成后,一般的账务处理是:如果是现销,销售实现时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等科目。如果是赊销,销售实现时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等科目。二是应收账款的往来对账工作。做好同客户单位的往来对账工作,目的是保证收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三是向企业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应收账款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是否及时、准确和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成效。
二、应收账款日常账务处理的弊端分析
企业财务部门最重要的一个工作是及时有效地向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应收账款信息。
财务部门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相关信息,有关管理部门就不可能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财务部向有关管理者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有的可以直接从账上得出数据;有的从账上取数后要经过简单加工,但总的说来还是比较简单,比如,××公司本期与前期相比,赊销金额增加(或减少)了多少,这就需要从账上取出前期和本期的赊销额,再相减就能得出结果。但有些对应收账款管理很有用的信息从账上很难得出,比如,甲公司本期购了本企业多少的货(假设本企业与甲公司既有现销又有赊销),我们共收到了甲公司多少的货款(假设甲公司既偿还了以前的部分欠款又有现购),这种情况如果按照常规的方法来进行账务处理,即如果是现销作以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如果是赊销,作以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甲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就不能按“应收账款——甲公司”本期发生额进行统计,因为本期甲公司还有现销。如果要这样统计,还得加上主营业务收入中甲公司现销部分,或者加上本期现金收入及银行存款收入中与甲公司购货有关的部份。我们就只好在本期成千上万的主营业务收入或库存现金及银行存款中去挑哪些是甲公司购的货。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容易出错。如果企业经常需要这样的信息(这种信息对企业本来就很重要),或者是需要财务部门提供多个客户的这种信息,财务部门需要的人力和时间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