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育理论论文>浅谈多媒体在生物创新课堂中的应用(一)

浅谈多媒体在生物创新课堂中的应用(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多媒体应用于生物创新课堂教学,作为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契机,创设了情景。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复杂艰难的认识活动变得简单而轻松、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积极创新提供了多个“触角”,成为生物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创造性思维 创新教育

实验证明单靠听觉可获知识的60%,单靠视觉可获知识的10%,而视听并用,可达到86.3%以上;就保持三天左右的记忆率来看,单用听觉是15%,单用视觉是40%,视听觉并用是75%。因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复杂艰难的认识活动变得简单而轻松、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积极创新提供了多个“触角”,为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契机,成为生物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 运用多媒体设疑激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其注意力越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从而呈现最佳学习状态。多媒体课件以其特有的动画效果、生动的解说、优美的乐曲,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可亲可近的艺术世界,学生置身其中,身心会倍感轻松愉快,思维也就异常活跃。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主线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作用时,运用多媒体课件,从花的开放到受精的全过程,先连续展现,再以慢镜头逐个放映各个过程,使这一抽象的过程得以直观的展现。学生兴趣极高。在观看前设问:植物在受精之前有哪些生理活动和生物现象?放映时,学生将会看到植物先要进行传粉,花粉在柱头上受刺激而萌发,萌发的花粉开始在花柱上“钻孔”,形成花粉管,穿过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的珠孔。此刻,我们停止放映,要学生举手回答刚才看到的生物现象和生理过程,回答完后,让学生设想花粉将进入到哪里,进入后会有什么现象出现。然后再开始放映录像,学生边看边对照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从而初步了解被子特有的现象──双受精。在这样的课上,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渴求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其创新意识便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多样化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多媒体课件通过不断变化声、景、色,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形成学生大脑皮层的多个兴奋灶,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见其形就会生其疑,发其思,追其思。同时,由于多媒体在很短时间里显示一个对象的不同方面,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创新课堂教学中,得以完善和提高。例如,将课件制作成演示讲解、技能训练、课外阅读、自我检测等形式,并在每种形式中设置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进度,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养成独立学习、自主探索的习惯,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品质和风格,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