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基础教育论文>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浅探(一)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浅探(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索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措施:要不断改变教学目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行网络教学,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
  
  
  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从分散到完整,从传统教学模式到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自我校开展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以来,同样也经历了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管理理念的过程。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转向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体系,从而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1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创新精神和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以使职校学生能适应就业后的工作环境。根据这个目标教学应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为主体。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具有与文化基础学科以及其它专业基础学科明显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于操作技能及其应用;计算机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学科教学的要求不一,学时多少不一。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大力提倡“精讲多练”,“精讲”要求教师讲出内容的精髓和基本知识点,“多练”要使学生有机时、有目标、有实效。因此,计算机实验教学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要作统筹安排,形成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以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我们应该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课程设计环节,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综合起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设计题材很广泛,设计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从比较简单的网页制作到较为复杂的程序设计都可以选择。
  
  3根据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比,知识更新速度快,若计算机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则学生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教学的注重点应从“教”转向“学”,逐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建立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教学模式上去。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觉应用到学习计算机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观念创新是方向,只有观念创新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思维创新是方法,寻求思想方法和行为方法;知识创新是目的,创造新的知识实体。实现三个创新的中心环节是思维创新,而思维创新的核心则是学会运用非逻辑思维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因为只有变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这些非逻辑思维方式才有可能导致差异,从而提出新问题,确立新观念,创造新的知识实体。
  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兼容并包,使之扬长避短,各得其所。根据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情况,可分为以下3种方法。
  3.1对熟悉基本操作开始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同学使用的方法。
  对于熟练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开始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同学,常犯的错误就是只会打字却不会排版,出了问题不知所措。那么我们必须告诉他其软件系统的结构并设置正确操作,使他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为以后掌握图片处理软件打好基础。
  3.2对学有余力并主动汲取课外知识的同学使用的方法。
  常常有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他们主动学习一些课外知识,学习一些比较流行的软件系统,如动画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他们出现的问题就是使用一种定性思维和习惯性方法来学习新东西,过多地借鉴别人的东西,缺乏创造性思维。这时他们更需要的是鼓励,教会他们不急于求成,把相应资料认真研读,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愉快地学习。
  3.3对有明确目标并自己开发个人网站的同学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