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临床护理路径在基层医院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一)

临床护理路径在基层医院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护理教育研究;实习

  临床护理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系统,它主要由带教老师、实习护生、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这四种最基本的要素构成〔1〕。为了在带教过程中使这四种最基本的要素和谐,达到教学目的要求,近年来,我院将“临床护理路径”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引用到实习带教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受到了实习护生的好评。现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的县级综合医院,属基层医院,但近年来每年有88~110名护生在我院进行实习培训。2007年以来,我院护理部和医教科对108名护生加大了培训力度,要求各科在带教过程中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进行培训,提高了实习满意度和实习管理质量。

  1.2 方法 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患者设定的住院护理图示〔2〕。它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工作,同时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之中,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效果。作为基层医院虽然没有专职的带教老师,但从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我院各科均设置有兼职的带教老师,而延伸为“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新教学方法即是:

  1.2.1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部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模式作出统一的要求并全力支持。要求先成立各级护理教学组织,再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及各专科护理实习路径的选择;接着通过全院各护理单元的参与及沟通,定期讨论,共同设定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目标和策略;最后,按照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模式,制定各级护理临床教学质量评定标准,定期开展评教评学,各级均建立差异记录及分析的反馈系统,在出现偏离标准时及时修改,保证了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性改善。

  1.2.2 教师要求 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护理部要求每个科室设总带教老师1名,固定2~3名优秀的护师职称人员作为护理实习学生的带教老师,使带教老师在日常带教过程中能熟练掌握每个学校和每个学生培训层次的要求。工作中要求带教老师行为规范,仪表符合要求,基础和专科知识熟练,职业道德修养良好;护理操作行为规范,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1.2.3 带教内容和时间要求 学生到院时护理部和医教科组织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教育1~2天后,制定了学生轮转科室安排表发至科室,每科总带教老师根据学生轮转表的实习要求,再规定实习带教的内容和时间;带教老师根据本科总实习带教要求,一对一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实习带教计划,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按计划完成护理实习内容,做好实习记录。参加学术讲课和护理查房、操作训练、基础理论和操作的培训和考核,成绩合格才准予转科,否则补考至合格。

  1.2.4 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制定实习计划后要求传达给护生知道,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护理实习目标,自觉参与到临床护理实习之中;教育学生救死扶伤、对人热情、尊重病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严格履行首诊负责制:从接诊患者到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病情、护理文书的书写、交接班、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个人职业防护等,都强调带教老师均要严格带教,学生严格跟随老师的放手不放眼的带教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护生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以适应临床护理实践的需要。

  1.2.5 提高实习带教水平 通过“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带教后,科室每半月和护理部每月进行一次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考核;即是通过抽查学生的技能操作或基础理论知识,抽查老师模拟应急状态的护理处理,调查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实习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经过综合分析后,对成绩给予肯定,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落实措施以便及时得到纠正,从而提高了实习带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