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伦理道德>浅析人的自身和谐(一)

浅析人的自身和谐(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社会和谐;人;自身和谐
  ??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党的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内涵相当丰富。构建人的自身和谐对实现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真正的自身和谐,就要力求使人成为真善美统一的个体。?

  和谐社会作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永恒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信仰、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其内容归纳起来大体有五个方面:一是人与人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和谐,三是人的自身和谐,四是人与自然和谐,五是世界的和谐。但总的来说,实现了人的自身和谐,就能较好处理人与外在世界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人的自身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和终极目标。只有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健康向上、稳定和谐的心理特征,提高自身文明素质,使自身成为真善美统一的个体,才能真正实现和享有社会和谐。?
  
  一、构建人的自身和谐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
  ?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中国古代就注重和谐,并十分关注人的自身和谐。儒家强调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以“仁爱”为核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作为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道家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
  世纪之初,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新理念,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等内在手段构建人的自身和谐。
  从现实来看,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是社会不和谐的表现,同时也是社会不和谐的结果。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反过来又会加剧社会的不和谐,而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自身不和谐。人组成社会,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如果人本身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会是一句空话。如果把社会和谐比喻成金字塔的顶端,那么人的自身和谐则是金字塔的基石。?
  
  二、人的自身和谐的内容
  ?
  人的自身和谐体现在哪些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因此,在构建人的自身和谐的过程中,相应地包含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指自然意义上的人自身的和谐;二是指社会意义上的人自身的和谐。作为自然属性的人,首先面对的是人本身,要达到和谐,主要是解决人的生存问题,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满足了吃穿住用行等基本生存需要,人才具有自身和谐的基础。如果这些最基本的因素达不到和谐状态,作为人来说也就不可能以和谐姿态去处理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人有了较低层次的和谐,才会有更高的追求,才会去努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去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从而达到人的外在与内在的真正和谐。构建人的自身和谐,必须更加注重人在社会意义上的自身和谐。正如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的素质高低,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决定人的自身和谐程度。人的素质越高,道德水准越高,文明化速度越快,就越能促进人的自身和谐。社会意义上的人的自身和谐要求人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能够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又能够有效的改造主观世界,以友好的姿态融入自然和社会,以爱心呵护善待自然,以真诚和信誉构筑社会,以良好的心态创造世界的和谐与美丽。?
  总的来说,人的自身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完善自身,使自己成为与外在世界和谐相处的个体。为构建和共享和谐社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