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一)
详细内容
[摘要]文章以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为指导,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动力、保障、关键、突出任务等问题。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关键词]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谐社会;价值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以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指导,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当时国内外矛盾错综复杂。国外,斯大林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进行批判,同年6月至10月相继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两起事件都是人民群众闹事);国内,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6年下半年起一些地区接连出现了闹事的情况。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毛泽东指出:(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解决它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3)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两类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敌我矛盾采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解决。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存亡,这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明确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目的、基本方针和一系列具体方法。
二、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目标。中国现在社会矛盾复杂尖锐,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及其方法论功能,对于今天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仍能继续发挥作用。毛泽东对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的判断,告诉了人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妥善解决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可能性;他对人民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的剖析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目的和必要性的论述,揭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对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方式方法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探索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办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总之,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和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一)正视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毛泽东认为,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当前部分领导干部仍然不敢正视客观存在着的人民内部矛盾,对之视而不见或是消极回避,导致原本并不严重的矛盾因得不到及时处理而成为具有冲突性质的问题,影响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求得和谐、求得前进,使矛盾始终处于良性状态之中,事物就是在不断地解决矛盾中发展的。其实,我们没有理由回避、惧怕矛盾,而应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不断地发现、分析和解决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论是改革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支配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改革不断地加以解决。经济体制改革是要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政治体制改革是要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通过改革,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更快地发展,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通过改革,可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可见,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手段。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目的是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针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把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造就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和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可以称作“和谐社会”理念的思想渊源。其实,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手段,目的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才会和谐;否则,社会就动荡。现在,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社会现阶段人际关系上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