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作用(一)
详细内容
【摘 要】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坚持毛主席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同时,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以科学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和学习。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理论创新,建设真正繁荣昌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本文从三个方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起着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的发展 理论创新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不断的发展中的。这个命题是恩格斯提出的。他在1887年给一位美国女士的信中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按照这种观点,恩格斯曾告诫说:“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因为它的一切理论观点都以事实为最后依据,它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可能而且必然要求理论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
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当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不稳定的。马克思站在最先进的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所创立的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历史经验的,并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的。这些基本观点包括:以人类对自然的科学认识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经验为基础而得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当时在西方一些国家正在成熟起来的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的本质的全面的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中必然要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理论,关于建立能够担当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学说等等。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是,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必须以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为其坚实的基础。二是,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社会历史上,越到近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所占位置越加重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无论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无论无机世界还是生命现象,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新的水平。新的认识并不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世界观,而恰好是为这种世界观提供了更有力的论据。利用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新成果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应该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在世界上很广大的地域内成为现实。但是有两个必须引起注意的历史现象。其一是社会主义并不像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首先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中诞生,它诞生的地方倒是在资本主义欠发达的国家,或者甚至是很不发达的国家。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中建立起来以后没有能长期保持,在苏联这样的重要国家中既唱了社会主义的凯歌,又为它奏了挽歌。这里先讨论前一个现象。
中国在历史条件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反对了社会上存在的一种中国特殊论,这就是认为中国的国情是绝对的特殊,因此完全不适用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阶级斗争理论、社会发展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远不能说已经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也不能说已经完成。还要用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来达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完全胜利。还要通过实践,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中国处于其中的世界,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界,是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剧烈变化的世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并且懂得世界和中国的相互关系。我们就必然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脚踏实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得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着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又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
由于时代的限制,任何理论所揭示的真理都不可穷尽。真理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所揭示的真理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历史时代变迁了,社会经济实践变化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必然随之发展、创新,以适应新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获得重大发展的沃土。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雄辩地验证了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其现实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是为党和国家的正确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是武装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产生了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的巨大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既符合规律,又顺乎民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自觉运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并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去,成为一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创造性力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得人们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眼光观察社会问题,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制定的基本纲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脚踏实地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