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水利工程论文>营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水景(一)

营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水景(一)

详细内容

 绿化景观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绿地有良好的聚水能力,尤其表现在雨水的渗透和地下水的补充作用方面。上海地区一些绿地水景,如喷泉、瀑布、人工湖等人造水景,一般都独立于城市的天然水系,依靠城市自来水系统维持,每年需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利用后的水也多直接排于下水道,而没有用于绿地浇灌或是补充到城市水系;相当数量的喷泉、瀑布不经常使用,当有参观者到访时才喷水;这对于上海这个缺水型城市是多么不适合。当前的一些水景方案,往往注重外观漂亮,而忽视水体生态规律。许多开发商在建造住宅时,赶流行,纷纷开挖人工湖,并建造溪流、瀑布等人工水景,以增加新的卖点,而忽视水体生态规律,缺乏有效的水治理方案。其实营建优美宜人的蓄水、节水、用水、亲水的人工水景,完善城市园林用水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才应是我们的宗旨。

  水景空间规划要以生态理论为指导

  与以往单一目的的水体治理不同,现代水景空间规划要以生态理论作为规划的指导思想,将涉及水景生态的所有问题(如堤岸、湿地、湖泊、集水区、植被、水生植物等)加以考虑,制定综合规划,从而达到水域生态稳定的目的。水景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包括河流、湖泊等水体本身的空间,也包括与水体生态相关的滩地、湿地、坡地、地下水、植被、水生生物等自然元素。从生态角度出发,应当是多学科相结合的结果,要求水文、水利、生态、环境、景观、植物、动物等不同学科的融合,共同实现生态建设的目标。

  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中应重视园林水系的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就应合理布局城市各类绿地,充分利用天然的河流、湖泊水系,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水景系统,尽量减少以洁净水源维持各类人工水景用水,并与城市天然水系、绿地灌溉系统相连,使水资源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

  建议成立人工水景方案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应隶属于建委,成员由规划部门、住宅部门、水务部门、绿化部门、水体治理专家和生态专家等组成,并制定相应人工水景建设导则。对上海市区内所有人工水景从规划方案起严格把关,对其水体循环、生态处理设计进行可行性论证,并由相应的部门监督人工水景方案的施工和验收。

  注重水生植被的研究,推广净化水质植物

  近年来上海在公园、绿地和居住小区中引进几十种水生植物。其中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如水生鸢尾、千屈菜、溪荪、荷花、睡莲、欧洲芦苇等品种。这些植物已适应了在上海生长,对水体净化有很好的作用,又能体现水体景观的自然美。目前,在延中广场公园、新虹桥花园、静安公园、黄兴公园、徐家汇公园等公园绿地中已大量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