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使乡村医生高效利用大学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一)
详细内容
作者:张曾昱尹桂萍刘洪志王春晓
论文关键词:乡村医生电子文献资源手写板医学文献检索
论文摘要:阐述了电子文献资源的优势,提出了如何使乡村医生利用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的途径。
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队伍的主要力量,处在卫生战线的最前沿,主要担负着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还担负着儿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知识宣传等公共卫生工作。几十年来,广大乡村医生扎根基层,履行人道主义职责,默默无闻地为村民解除病痛,抢救了无数的生命。但乡村医生多为“半路出家”,有的靠自学自悟、有的靠祖传医术行医,基本都没有受过系统专业教育,其医疗水平可想而知。目前,中央和各地政府十分重视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各个医学高校纷纷向乡村医生敞开了大门。大学图书馆作为乡村医生在高校学习知识的重要阵地,拥有非常丰富的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但乡村医生对电子文献资源的了解不足,使用率偏低。如何提高乡村医生的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是各个相关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1电子文献资源的优势
1.1普及程度高
从文献载体发展演变的角度上看,电子文献的普及是必然结果。纵观文献载体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如下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甲骨文、青铜器、竹简、缣帛为代表手工刻写型的非纸质文献;第二阶段是以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当代激光照排印刷为代表的印刷型为主的纸质文献;第三阶段是以机读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电子书刊为代表的机读型的电子文献。每一发展演变基本都是载体本身由笨重到轻便,信息记录的密度由小到大,信息记录和传递由慢到快的进程。电子文献的崛起打破了纸质文献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与纸质文献平分秋色的态势。毫无疑问,新型的载体取代旧的载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电子文献将越来越多,其使用会越来越普及。乡村医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必须学会电子文献的使用方法,以适应日后文献载体的发展趋势。
1.2更新检索快捷
电子文献更新速度快、检索快捷,是纸质文献可望而不可及的。纸质文献必然要经历图书发行环节,图书从出版到乡村医生等读者的手中,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使知识的传递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这段时间内很可能出现相关学科领域的新见解。电子文献省去了图书发行环节,始终站在各学科领域的前沿,有利于乡村医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传统的图书检索要经历索书号询,目录查询等过程,要花费乡村医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电子文献的检索,只要进入相关数据库,输入要查询的关键字、作者等内容,马上就能得到相应结果,方便快捷。电子文献也克服了纸质文献地域上的限制,乡村医生日后回到工作岗位,身边配置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足不出户即可轻松检索到所需的文献。
1.3有利于经济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书籍是以传递知识为己任,但书籍的产生要使用大规模纸张、油墨等物质资源。电子文献是以硬盘、光盘等电子产品为载体,体积更小,容量更大,可以数据共享,大大节省了成本。有了电子文献资源,乡村医生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花很少的资金甚至是免费,就可以浏览到所需的内容。
2积极开展读者培训
2.1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培训
2.1.1熟练使用计算机,为检索文献奠定基础
乡村医生和普通在校大学生在计算机的使用水平上有很大差别。大学生在高中甚至是初中、小学阶段就已经接受了计算机教育,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乡村医生受到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绝大部分在人校前都不会使用计算机,对计算机的认识是既神秘又陌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高校又只注重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往往忽略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教育,要使乡村医生Et后能够独立使用电子文献资源,图书馆必须主动对其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
2.1.2尽快实现打字、上网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