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职业教育论文>谈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的模块化教学(一)

谈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的模块化教学(一)

详细内容

【摘要】近几年,我校已经开始对部分动手能力要求较强的课程进行模块化化教学,笔者负责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在实施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方法,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算机专业课模块化教学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 校本教材
  
  一、模块化教学方法的优点
  
  1.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利用模块间隙,安排老师下企业实习,外出培训,苦练专业教学基本功。模块与工种的高度结合,迫使老师必须全面掌握该工种的实用的专业技能,而提高技能的最佳方法就是下电脑、网络、广告等公司实习。
  2.教学上达到精讲多练
  教师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起到贯通、点拨作用,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例如在组装与维护的教学,其硬件的“改朝换代”很快,如一味讲解当时主流的硬件知识是不行,可以带学生到电脑城逛逛,然后为自己按不同的要求配置电脑。提醒学生多到电脑城了解硬件的行情和相关知识。这对以后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很有作用的。
  3.加强了教材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实施模块教学的关键是编写课题化的专业技术教材。对每个模块所需的教材,不采用按章节分类的书本式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不同模块的不同需求,编写教材。采用模块法教学的教材一般以课题为单位来编写。模块教学是专业课教材建设的一次大变革,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了专业性和实用性。正确地解决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目前,我校已开发成功《计算机组装维修》、《局域网》、等实施性教学大纲,并投入使用。
  4.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
  原有的教育方法,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致使每科教学各自为政,内容重复,课时膨胀。采用模块教学,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避免了知识重复讲授。
  5.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从实行模块教学以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特别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两次调查显示,满意率高达96%以上。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也有明显上升,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二、计算机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方法
  
  模块化教学法是以专业工种为模块,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它在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模块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它有讲有学,循序渐进,边学边练,弥补了过去讲练分离的不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模块设置的基本原则
  为培养“实用型”和“操作型”技术人才的需要,造就大批的复合型计算机人才,设置模块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实用性和系统性的原则
  以计算机专业工种为模块,一个工种作为一个模块,如电脑组装维修工种、网站建设工种、广告设计工种、网络管理工种、文字处理工种、室内装璜设计工种等,凡是与该工种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像这样有的放矢地设置模块,既可以实现培养目标,又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