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资本主义>学术资本主义:大学传统使命的挑衅者(一)

学术资本主义:大学传统使命的挑衅者(一)

详细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坚守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传统大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市场导向为核心价值的学术资本主义开始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术资本主义”意味着学术知识成为“资本”,拥有知识的大学教师成为“资本家”,整所大学参与到商业化浪潮之中,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高等教育 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一、学术资本主义合法性的确立
  
  由于后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欧美各国竞争的核心,大学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重要主体,其地位日益凸 显,大学通过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直接介入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越来越高,各国开始改变高等教育政策,建立市场机制,迫使院校和教师走向市场,并引发大学改 变自身的属性定位、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组织与管理构架,与政府及产业部门的关系及高校教师身份。大学不再局限于封闭的“象牙塔”之中,而是更多地走 向市场以换取大学发展所需资金。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削减高等教育开支减轻政府的压力。为了有效生 存,大学开始以企业的方式运作,大学正在利用它特有的资本(大学教师和知识)去争取更多的收入来源,表现出一种学术资本主义趋向。美国学者希拉.斯劳特和 拉里.莱斯利在《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一书中提出并系统阐释了“学术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指大学组织或教师个人为获取外部资金所表现 出的市场行为或类似市场的行为。其中,市场行为指大学直接的营利活动,包括专利申请以及随之而来的版权税和许可协议、开办大学科技园、创立衍生公司、知识 入股、出售教育产品和服务等创收活动;类似市场的行为指院校和教师为获得外部资金而展开的竞争, 包括来自外部的拨款和项目合同、捐款、大学产业伙伴关系等。虽然这两类活动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创造更多收入为目的。学术资本被当做 一种特殊的商品,作为学术资本的拥有者虽然名义上是在为公共部门服务,实质上却是在为私人部门创造价值。学术资本主义就是这样一种知识生产和转化方式,这 一方式是由大学和大学之外的团体共同形成的,他们通过组织新机构、更新旧机构,或者重新定义大学的使命,以使大学能更紧密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革。
  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导致资源依赖关系的改变,从而推动大学内部的变革。斯劳特和莱斯利比较了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 拿大政府对高校财政支付的变化。例如,美国政府拨款从1980―1981学年占院校收入额的14.9%下降到1990―1991学年的12.2%;20世 纪80年代英国政府的大学固定拨款从占院校收入约75%下降到 55%;澳大利亚政府资助从1981年90.1%下降到1991年的78.5%。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丧失了关键收入的组织将寻求新的资源,否则组织的稳定 性就会受到威胁。由于固定拨款被削减,教学科研人员开始为获得专用的政府经费和来自高等院校外部的经费而展开竞争,以保持惯常均衡。换言之,教学科研人员 增加了对学术资本主义的参与。”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又在极力推动大学同产业部门的合作,努力为双方搭建合作平台。资金上的压力迫使大学寻找新的来源,当这一 需要契合了产业部门对新技术的追求时,学术资本主义在大学也由此确立了合法性。
  
  二、学术资本主义:传统大学走向何处
  
  1.学术资本主义影响大学学科发展重点,造成大学内部学科分裂。
  政府对大学的兴趣集中在以科技创新带动国家竞争力提升上,因此更倾向于资助那些对落实国家创新战略有帮助的学科。由于免费拨给院校以支持基础 研究的资金被削减,研发经费更多地被用于商业研究,因而受好奇心驱动的研究将大大减少。学术人员不再是仅仅出于对学术事业的责任和兴趣献身学术,物质上的 刺激成为他们在实验室里创造知识的最大动力。与此同时,学术资本主义的盛行又导致了大学内部的学科分裂,不同学科之间的等级序列鸿沟逐渐加大。那些与市场 联系不太紧密的学科,比如基础研究与学理性质研究、哲学与人文社会艺术思想等领域,它们所能争取到的资源将愈加稀少。而工程技术、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法 律、管理及经济等学科,他们同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因而会更倾向于支持学术资本主义体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university),顾名思义,应该 是一个大而全的宇宙(universe),尽管有系科的划分,考察和科研的工作还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倘若大学变成了各种专门学院的大杂烩,此外它还 容忍徒有其表、言不及义的所谓‘普通教育’,那大学也就岌岌可危了。”
  2.学术资本主义引起大学教师收入的差别。
  大学对教师来说,既是学术组织,又是功利性组织。事实上,虽然传统大学非常强调学术自由与自治的传统,大学中的教师固然有其学术信仰与学术忠 诚,但他们也是需要靠劳动所得谋求生存的社会个体。教师在大学里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教育学生,献身于专业发展,而且也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满足自身 的各种生活需要。教师所从事的不是无偿劳动,而是有偿服务。但是,高校教师的薪水因其从事的专业与市场的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而收入大相径庭。学术资本主义 已把学术专业分裂为“富有和匮乏两个群体”,如技术科学、经济和法律等与市场相近的学科,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传统的人文学科如历史、哲学、教育和一 些社会福利学科则要失去相应的份额。由此,我们看到学科在社会适用性上存在差异,决定了此学科教师在收入之间的差异。象牙塔里真正的富豪族多是靠在培训班 教课和课题组的技术人员入股办公司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