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洒扫行动诗歌
详细内容
第一篇:《洒扫应对,日行一善主题中队会》
洒扫应对,日行一善主题中队会
活动目的:
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故事,编排成节目,通过活动让学生能日行一善。“日行一善”就是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天坚持做一件好事,并将其记录下来,然后仔细去感受做好事为别人带来方便的同时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例如你今天帮助同学搞卫生,扶老人过马路,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等,这些都是在做善事,哪怕是你捡一果皮、说一句好话、伸一把手帮助别人都行。通过长期坚持做好事,长期的去记录、去感受,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从小养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最终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活动准备:布置学生做好准备,编排小品。
活动过程:
主持人男:和着欢乐的节拍,
主持人女:踏入文明的学生时代。
男:做个文明的时代新人,
女:那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合: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松花江镇中心小学五二中队“洒扫应对,日行一善”主题队会现在开始。(鼓掌)
第一项:全体起立!
第二项:出旗、奏乐、敬礼。礼毕。
第三项: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请坐下。(视频播放)
男: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儿童,过着充满爱的幸福生活。
女:我们也要经常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洒扫应对,日行一善。
男:什么是“洒扫应对”呢?
王鑫雨:介绍“洒扫应对”
“洒扫应对”的意思:这是古代的童子教育的内容,或者说相当于现在小学生的教育内容,朱熹说:“小学是教以事,大学是教以礼。”意思是说小学生要叫他洒水扫地和待人接物这些事情,长大了就教他为什么要那样做的道理。
洒扫应对教育,即扫水扫地这些日常家务的劳动教育和待人接物的处世教育。
女:那什么是“日行一善”呢?“日行一善”就是多做善事好事,积善成德。
男:那么怎样做一个洒扫应对,日行一善的好少年呢?
女:看完下面的节目同学们就明白了。
王欣如:讲故事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4.75吨重的"东方l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
邀游了89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为什么能够从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航天飞船的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小的举动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既懂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加加林通过一个不经意的细节,表现了他珍爱他人劳动成果的修养和素质,也使他成为遨游太空的第一人。
梁作宇讲故事:
国内有一家药厂,准备引进外资,扩大生产规模。当时,请来了世界著名的拜尔公司来厂考察。拜尔公司派代表来这家药厂考察。在进行了短暂的室内会谈之后,药厂厂长便陪同这位代表参观工厂。就在参观制药车间的过程中,药厂厂长随地吐了一口痰。拜尔公司的代表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场景便马上拒绝继续参观,也终止了与这家药厂的谈判。
在这位代表看来,制药车间对卫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作为一厂之主的厂长都能随地吐痰,那么员工的素质可想而知!与这样的药厂合作,如何保证产品的质量呢?
男:下面请欣赏歌谣表演《日行一善歌》。(鼓掌)
(“日行一善歌”表演:邢翔宇、盖贺升、夏良续)
甲:公众的事,乙:在前先行,丙:莫等莫靠莫犹豫。
不求人知,不要人颂,日行一善育良知。
莫求大事,莫轻小事,见事做事凭心做。
一手一足,一生一世,随时随地扶助人。
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事事常怀感恩心。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日积月累得真功。
一人虽微,一力虽弱,你我力行汇成河。
你做我做,人人都做,社会风尚换新颜。
女:表演非常精彩,做好了,我们的校园肯定是文明的美丽的。
男:对上面表演的节目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自由发言
女: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感觉同学们都能认识到洒扫应对,日行一善的重要了。下面我们做一次测评:(平时做到的举手)
1、早晨自觉起床,不用父母催促;
2、自己整理好自己的床铺;
3、出门前整理好自己的服饰和所带物品,不丢三落四;
4、出门时和父母礼貌地打招呼;
5、进入教室用手推门;
6、迟到喊报告,下课后主动找老师说明理由;
7、上课时目光注视老师,不随意插话,打断老师思路;
8、同学发言时注意倾听,有不同意见时听完再讲;
9、作业本一贯保持干净、平整;
10、作业书写规范、清楚;
11、独立完成作业,实事求是;
12、语言文明,不讲脏话、粗话;
13、损害了别人时主动道歉,接受别人帮助时及时道谢;
14、看到教室、校园有垃圾主动捡起来;
15、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
16、看到父母回家主动上前接过父母手中的提包、衣物„„
男:对以上的做法如果你没做到,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坚决做到。下面请听故事:{日行一善洒扫行动诗歌}.
胡阳阳:
《宽容就是卸下心中的石头》
一次,老师问小朋友:“你们有讨厌的人吗?”小朋友们有的不吱声,有的点点头。接着,老师发给班级每个孩子一个纸袋,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你们把你所讨厌的人的名字写在一个纸条上,也可以用符号代替。每天放学之后,请大家到路边找一些石头,回去把这些写着名字的纸条贴到石头上。把你非常讨厌的人的名字,贴在大一点的石头上;一般讨厌的,贴在小一点的石头上。每天,你都把‘讨厌的人’放进这个袋子里,带到学校里来。”
小朋友们听了,感到很有趣,放学后,他们都抢着到处去找石头。第二天一早,孩子们都带着装了石头的袋子来到学校,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讨论„„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有些小朋友袋子里的石头越装越多,他们自己几乎都快提不动了。
“老师,拎着这些石头来学校好累啊!我都快累死了!”小朋友们开始有一些抱怨。老师笑了笑,对孩子们说:“那就放下这些石头吧,以后也不要往里面放石头了!”
小朋友们都很诧异,为什么不搜集了呢?
“孩子们,讨厌一个人,就等于在你的心头加了一块石头。你讨厌的人越多,你也就越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宽恕别人,不要把小事儿记在心上„„”。
相信多年以后,这些孩子都能记得那个故事,都能记得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女: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吗?我们要做一个豁达的人,勇于放下心里的包袱,活的才会轻松,才会快乐!那就让我们豁达的面对人生吧!去多做一些善事,那么现在来谈谈自己的行善故事吧。
(学生谈行善故事;主持人男、女分别指名发言)。
男: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谈的都很好。日行一善就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女:是的,有同学为了让我们牢记“日行一善”,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名人的行善名言。(六名同学展示搜集到的行善名言)
1、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3、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4、真实的善是每个人的心灵所追求的,是每一个人作为他一切行为的目的的。——柏拉图
5、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
——罗曼·罗兰《弥盖朗琪罗传》
6、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狄更斯《我们共同的朋友》
女:同学们,听了这几条名言,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想做到“日行一善”吧?(是)下面我们就把自己的行善事迹记载在《日行一善记录册》上吧。
学生动笔做记录。
男:同学们,让我们以这次队会为契机,通过对“洒扫应对,日行一善”的体验,养成“洒扫应对,日行一善”的好习惯,提高我们的素质,让文明之花处处开发,当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建文明校园。
女:下面请辅导员老师给我们做总结,大家掌声欢迎。
辅导员讲话: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我也受到很大的教育。同学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也非常好。(鼓掌)
看来,帮别人便是帮自己。用中国的一句成语说就是“善有善报”。日行一善,不是“要每
天做一件好事”,而是只要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就慷慨地伸出你的援助之手,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还要记住一句话“积德行善,日行一善,行善一生,好人一生平安。”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迎接明天,迎接美好的未来吧!(鼓掌)谢谢!
合:五(2)中队“洒扫应对,日行一善”主题队会到此结束。(鼓掌)
第四项:呼号。(领: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答: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第五项:退旗(放录音,全体队员向队旗敬礼,队旗退场)
第二篇:《日行一善和洒扫应对的班级周活动安排》二道沙河小学开展“与善同行”主题系列教育实践班级活动周安排表(年级)
二道沙河小学开展“洒扫应对”(未成年人待人接物)班级活动周安排表(年级)
“与善同行”主题系列活动内容
1、小学一、二、三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懂得“一句好话暖人心”的朴素道理,懂得要保护自己,感知“积善成德”的意识。
2、小学四、五、六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感知“积善成德”的快乐,在积善的过程中初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3月--4月)
1、3月3日,与“学雷锋见行动树新风”活动相结合召开“与善同行”主题活动启动仪式。通过宣传栏、班团队会、家长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4年12月)1、每天坚持至少做一件好事。
学生要做到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天选取一件善事记录在《“行善”日记》中。要做到字迹工整、书面整洁,内容真实。学校要加大检查力度,对学生的“行善日记”由各班小组长、班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由年级组、少先大队部、政教处以及活动领导小组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行善日记”将作为学生、班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各校要做好迎检工作,市教育局将每年组织一次督导检查,适时召开评估表彰大会。
2、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学生《“与善同行”成长手册》。
学校要把“与善同行”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寻善源要与品德课教学、经典诗文诵读、校本实践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存善心要与音乐、美术、体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结合,与班级的“每周要求”相结合,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纳善言要与文明礼仪常规教育相结合,与语文的摘抄、日记和周记等结合;行善事要与平时的一举一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相结合。总之,要把德育教育活动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学校主抓、学生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
3、校园小广播中每天播放“向善从善的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和善人善举”的故事。学校要从学生“文明礼仪”入手,深入开展“五不五多行动”,即:不随意扔废弃物,多弯腰捡起一片纸屑;不浪费水资源,多拧紧一个水龙头;不践踏花草,多保护环境;不讲脏话粗话,多说“您好、谢谢、对不起”;不自私自利,多伸援助之手。让学生明白:不论时间、不论地点,对身边人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帮助、一个小小的弯腰动作等都是善举。
4、把“与善同行”活动和学校各类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一是着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行动,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对一”、“多帮一”等活动,把“与善同行”落实到对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困难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关爱之中。二是开展“绿色小卫士”行动,把“与善同行”落实到维护公共卫生、进行环保宣传、环境保护实践等行动之中。三是到福利院、救助站等开展慰问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公益活动。
5、举行“与善同行”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班队会比赛在5月各校政教处和团队组织要在全校各年级举行“与善同行”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班队会比赛,检验实施“与善同行”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二道沙河小学2014年2月16日
“洒扫应对”(未成年人待人接物)
(一)劳动实践教育
1、在学校,快乐劳动。学校定期开展快乐劳动大扫除等活动,个人课桌、书包、书本、衣着保持干净整洁。开展教室卫生评比、整理书包、摆放桌椅大赛等基本生活能力培养。
2、在家庭,自理自立。鼓励学生在家里叠衣服、洗碗、洗菜、做饭、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引导他们每天起床整理个人房间、出门前整洁个人衣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3、在乡村,引导未成年人利用双休、节假日,跟随父母走进田间地头,学习农活农事。4、在社区,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组织低年级学生为楼道邻里做清洁小服务。高年级学生重点开展城乡卫生清扫、社区义务劳动等体验活动。
(二)谦恭有礼教育
1、在学校,文明礼仪伴我行。加强校园生活礼仪教育,开展礼仪知识竞赛、观摩学习、礼仪操展示等多种形式,引导未成年人懂礼仪、讲礼貌、尊师长。
2、在家庭,培养待人接物礼节。从小教育孩子待客之礼(如端茶倒水、问好问候、陪同聊天等)和做客时的礼貌(如敲门、问候、用餐、告别等)。
3、在社区,争做文明小公民。引导未成年人从“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四方面入手,每天做一件小事(如捡拾垃圾、植树护绿、文明宣传等),日行一善,逐步培养文明习惯。
(三)责任担当教育
1、在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开展“爱党、爱国、爱民”教育。
采取班会、队会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从感恩父母、老师开始,常怀感恩之心、常立感恩之德、常行感恩之举。通过与父母互赠礼物、老师同学祝福等,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诲之恩,树立责任和义务意识。
2、在家庭,开展“日行一孝”教育。要多与父母沟通,养成勤动手、多交流的习惯,养成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同时,引导未成年人利用自己和父母的生日,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恩父母。在社区,开展关爱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开展红领巾敬老助残、关爱空巢老人、福利院献爱心等活动。
(四)生命安全教育
每学期在学校开展消防、交通、地震等安全演练及应急救护知识教育活动,参与消防、交通、地震、溺水救生等仿真模拟体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学会生活。{日行一善洒扫行动诗歌}.
实施“洒扫应对”实践活动
1、学校充分利用未成年人校内外活动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阵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组织经典诵读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写体会日记(博文)、开展“洒扫”劳动体验活动和“应对”礼仪展示活动,加强对学生人生技能方面的培养,不断提高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2、搭建家校合作平台,为“洒扫应对”活动创造良好氛围。认真组织家长学校,做好培训工作,明确家长在“洒扫应对”活动中的职责和任务,指导学生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日行一善洒扫行动诗歌}.
3、引导未成年人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养成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
4、发挥社区优势,构建“洒扫应对”社区大课堂。加强学校与社区联动,组织社区未成年人积极开展绿地认养、楼道小卫士、卫生监督员、传递文明、传递温暖,培育社会责任意识。二道沙河小学2014年2月16日
第三篇:《洒扫应对日行一善启动仪式讲话稿》洒扫应对日行一善启动仪式讲话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洒扫应对,这是古代的童子教育的内容,或者说相当于现在小学生的教育内容,朱熹说:“小学是教以事,大学是教以礼。”意思是说小孩子要教他洒水扫地和待人接物这些事情,长大了就教他为什么要那样做的道理。
洒扫应对教育,即扫水扫地这些日常家务的劳动教育和待人接物的处世教育。出自《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未也。”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我们度过了一个安全、充实愉快而有意义的寒假,我们又回到了美丽的校园。伴着春天的气息,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开始了紧张而又快乐的校园生活。新的学期,孕育着新的希望和憧憬。这学期我们开展“扫洒应对日行一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结合同学们年龄及素质的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各班开好一个班会,上一堂好课,参加一个十好教育晨会,并在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中也相应提出了要求。同学们都能积极努力做到。
同学们,新的学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为了让我们在新的学期里将“洒扫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