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四季风景如何
详细内容
篇一:《太湖县现状分析》
第一章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太湖县属安徽省安
庆市,位于大别山南麓,
长江北岸,北纬30°
09'-30°46'、东经
115°45'-116°30'。地
处安徽省西南部与湖北
省的交界处,东西相距
64千米,南北相距23千
米,总面积2031平方公
里。
太湖县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联系方便。西距武汉市230公里,南距南昌市220公里,北距合肥市210公里。沪蓉高速公路、G105国道、合九铁路穿县而过。
二、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太湖县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长河纵贯全县,境内总长81公里。全县山地1242.41平方公里,占61.18%;丘陵490.27平方公里占24.14%;平原77.37平方公里,占3.83%;水面222.25平方公里,占10.85%。
气候条件
全县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受西北内陆气流控制,气温较低;夏季受东南海洋气流影响,炎热潮湿。年平均气温16.4℃。1月份平均气温3.7℃,7月份平均气温28.4℃。年平均日照1937.7小时,无霜期249天,年平均降雨量1368.4毫米。
三、资源条件
(一)矿产资源
太湖县境内分布有丰富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金属矿有铁砂、赤铁矿、铅锌矿、铜矿等。非金属矿有重晶石、石墨、硫铁矿、瓷石、蛇纹岩、榄石等。目前
大多数非金属矿仅处在初步开发或准备开发阶段,开发潜力较大,采掘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二)农业资源
太湖县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树种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36万亩,林木总蓄积量46万立方米。太湖县主要林副产品有生漆、板栗、油茶、桐油、皮油。畜牧业跻身全省十强行列,水产品产量突破万吨大关。{太湖四季风景如何}.
(三)旅游资源{太湖四季风景如何}.
太湖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清新秀丽、独具特色。太湖县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以寺庙为主的独特人文景观。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集中了太湖县大部分旅游资源。景区位于太湖县城北4公里处,集湖光、山色、温泉、古松、石岩等自然景观,融名人、古建、石墓、石刻、古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自然、人文景区,尤其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禅宗文化博大精深。
作为千年古镇缩影的西正老街,位于县城老城区,是珍贵的“古镇历史档案”,不仅具有历史文化的保护价值,也深具文化旅游的开发潜力。
(四)淡水资源
花凉亭水库位于太湖县城西北约5公里处,坝址坐落在皖河支流长河上,水库控制面积1870平方公里,占长河流域73.1%。花凉亭水库是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殖、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工程,总库容23.98亿立方米。库域雨水充沛,多年平均来水量14亿立方米左右。此外,长河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也较为丰富,水质较好。
第二章历史沿革
太湖县历史悠久,西汉时为湖陵、邑地,属扬州卢阳郡。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设太湖左县,属晋熙郡。隋文帝开皇初年,更名为晋熙县。唐五德四年立荆阳、青城二县。武德七年并为荆阳县,翌年废荆阳,立太湖,县名沿袭至今。1958年,太湖县开始修筑花凉亭水库,老县城由于位于水库滚水坝下游,地势低洼,易受洪水袭击,于1978年搬迁至现址。
第三章人口
一、全县常住人口、户籍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县常住人口为51528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9888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6401人,上升
3.29%,年平均上升0.32%。
全县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566498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6450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993人,增长0.35%,年平均增长0.035%。
二、家庭户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41003户,家庭户人口为49351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4人减少0.04人。
三、性别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66073人,占51.64%;女性人口为249210人,占48.36%。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88上升为106.77。
四、年龄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6405人,占14.83%;15-64岁人口为387164人,占75.14%;65岁及以上人口为51714人,占10.0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3.3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1.4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0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1696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5996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6612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8787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104人上升为615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6331人上升为1163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8555人上升为3224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4829人下降为36460人。
全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7758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355人,文盲率[5]由8.04%下降为
7.33%,下降0.71个百分点。
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全县总人口控制在56.7万人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27.5%。太湖县紧紧抓住“小城镇建设年”的机遇,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大战略来抓,小城镇建设获得迅猛发展,其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太湖县进行了科学编制规划,正确引导城镇建设,完成了县城内环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环城北路详细规划,对10个乡镇小城镇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并且加强了城镇重点开发地段和重要街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创新县城建设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县城建设各项工作,县城建设实现了由点状发展向块状发展转变。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7.2平方公里发展到11.4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0.6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36.5%。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完成晋湖路、龙山路等18条城区道路的新建和改扩建工作,新增城市公共绿地3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3%。县档案馆开工建设,110指挥中心大楼、工商大楼建设进展顺利,检察院技侦大楼和邮政、移动综合服务大楼主体完工。实行城管相对集中执法,加强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连续荣获二届省级文明县城称号。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就。五年来,以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为平台,有效整合涉农资金,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扎实开展农村山水田林路综合改造,大力推进农村耕地整治,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清洁能源建设,解决18.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建成户用沼气池6300口,改造农村危房7000户,建成晋熙、北中等2个示范乡镇和刘羊、幸福等20个示范村,大石乡棠林村被授予“新农村建设省级先进村”称号。加大农村电力保障力度,全面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实现小水电供区与供电辖区用电同价,建成5个电气化乡镇和54个电气化村。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圆满完成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被评为省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坚持开发式、开放式和开拓式扶贫,圆满完成第一轮195个村整村推进工程,启动实施第二批125个村整村推进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全县贫困人口由2006年的12.1万人下降到6.4万人,被评为“全省扶贫开发先进县”。积极落实库区移民后扶政策,累计发放移民直补资金2.93亿元,新建后扶项目1156个,被评为“全省后扶项目实施先进县”,极大改善了库区和安置区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一)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规划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由四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太湖县城(≥10万人);
第二层次:徐桥、弥陀、寺前镇(2—5万人);
第三层次:小池、北中、新仓镇(1—2万人);
第四以次:牛镇、天华、百里镇(≤1万人)。
(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城、三镇、一轴”。
1、“一城”——太湖县城;
2、“三镇”——东部的徐桥镇、中部的寺前镇和西部的弥陀镇三个县域重点镇;
3、“一轴”以沪蓉高速公路、G105国道、合九铁路为依托,以县城为核心,包括小池镇、城西乡,形成县域城镇发展轴。
(三)重点镇选择{太湖四季风景如何}.
徐桥镇、寺前镇和弥陀镇。
(四)城镇经济区划分:以县城为中心的东部城镇经济区、以寺前镇为中心的中部花亭湖旅游区和以弥陀镇为中心的西部生态林区。
1、东部城镇经济区:强化县城的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加快工业的发展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2、中部花亭湖旅游区:重点发展旅游业;
3、西部生态林区:进行林业开发,发展商贸业。
第四章综合经济
一,2012年上半年太湖县经济运行总体状况良好
(一)经济增长逆势而上
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不稳定发展环境,在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我县经济逆势而上,延续一季度良好开局之势,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创造了近年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经过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66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皆超全省、全市水平3.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539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94816万元,增长25.7%;第三产业增加值
篇二:《描写四季景色的作文》描写四季景色的作文一:迷人的四季(359字)
寒来暑往,冬去春回。四季的景色,总是那么的令人神往、让人陶醉!
春寒料峭的春天,沉睡的春姑娘在清风的吹拂下,渐渐地苏醒了,嫩绿的芽儿悄悄地从土里钻出来,带着泥土的清香,崭露着全新的头角,迈着轻盈的脚步,向世人展示着生机和活力!
暑气蒸腾的炎夏,用他那无穷的火热和直射的光芒,照射着万物,让翠绿剔透的植物沐浴着生命的光辉,结出红的、黄的、绿的等充满“七色阳光”的果实,让世人在炎热的天气里享受着果实的甜香和清脆!
丹桂飘香的金秋,到处是一片流光溢彩的丰收景象。看,田野里,沉甸甸的稻子好像在向老农弯腰示敬;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好似一盏盏灯笼映衬着园丁的笑脸……
冰雪皑皑的寒冬,浩瀚的大地、参天的大树穿上“银装”。远处,众多的孩子、大人在冰雪里嬉戏,或是堆雪人,或是打雪仗,充分感受着雪景的快乐。
啊,四季的景色真的是那么的迷人!
描写四季景色的作文二:四季(404字)
有人喜欢峨眉的秀丽,有人喜欢泰山的雄伟,有人喜欢桂林的山水,而我却喜欢四季的美景。
春天,百花盛开,河中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游着。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柳树换上绿的新衣,鲜花展开多彩的舞裙,美丽极了。远处,绵延起伏的山岭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粉红的桃花、金黄色的迎春花……它们争先恐后的开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春天真美丽呀!”
夏天,它是个热心的孩子。它帮田里烤熟庄稼,它帮盐场烘干盐巴,它让小花伞、冰镇汽水把活找。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金蝴蝶飞向我们,走进果园里,果实累累。苹果笑红了脸,石榴笑得咧开了嘴,红彤彤的枣、水灵灵的葡萄,传来阵阵清香。田野里,丰收的粮食堆得像一座座小山,田里田边,房前屋后,到处都听得到丰收的笑声。
冬天,大雪纷飞,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树变白了,房屋变白了,整片大地穿上了一件雪白的大衣。这时,小朋友们在雪上滑冰、打雪仗……十分高兴。
啊,四季,我喜欢你!
描写四季景色的作文三:大自然的四季(495字)
大自然的四季是五彩缤纷的,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非常令人向往!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的身边。树林里,刚刚睡醒的大树爷爷伸了伸懒腰,叶子也冒出了崭新的芽儿嫩绿而青翠。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也想看看这个新的世界。蝴蝶飞来为迎接春姑娘齐群跳舞,蜜蜂飞入花群中欢快地在采蜜,小鸟们组成了一个个乐队为春姑娘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曲。好不欢快呀!
夏天来临了,我们又看见那阳光洒满大地的太阳公公了!早晨时,太阳公公悄悄地露出了一半脸,大地也开始了新的一天。中午时,太阳金光四射,让光芒照得人们就像一个浑身金灿灿的大佛似的。到了傍晚时,太阳公公要休息了,逐渐地变成了一道深红的晚霞。
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大满园。农民们忙东忙西的,一会儿要把红火的苹果采摘下来,一会儿要把金黄的谷子收取回来,一会儿要凉晒家中的粮食。在大家的眼里,秋天可真是一个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季节呀!
冬天是一个天寒地冻的季节。蛇家族们正在议论着该怎样防寒冬呢!松鼠躲在自己的窝内保暖,许多小鸟们都纷纷飞往了暖和的南方。冬天的寒冷天气可真让人们防不胜防呀!
大自然的四季,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别人喜欢这美丽的大自然,更加喜欢这变化多端的四季!
描写四季景色的作文四:乡下的四季(487字)
乡下的景色好比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乡下的四季,那就更不用说了:春天大片大片的翠绿;夏天知了在唱着优美的歌;秋天果园里硕果累累;冬天抓小鱼、小虾……
春在到了,嫩绿的小草从肥沃的泥土里探出头来,它似乎在对这儿的美景感到赞许;草丛中,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在阳光一瓣一瓣地绽透;柳树姑娘弯着腰,低着头,对着清澈见底的湖水照镜子呢!她那柔软的新叶倒映在水面上,显得无比秀丽……
夏天到了,知了停歇在树上不停地叫“知了,知了”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到了中午,一群孩子偷偷跑到树边,拿着捕蝉网正在捕知了。到了傍晚,孩子们满载而归,接着他们一起围在火炉边烤知了吃,可真适香!
秋天,乡下的天空中没有一云朵,显得天空无比的湛蓝,果园里硕果累累,金黄的梨儿好似千成万铜铃;苹果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羞红了脸;成熟了的香蕉像弯弯的新月;也像金黄色的小船;更像一把锋利镰刀!真是多么美好啊!
冬天,河里的小冰冰凉凉的,鱼儿在小里冻得不得了,小虾的窝里挤得装不下,一些螃蟹在河里待不住了,纷纷跑出小面来。孩子们穿上大棉衣,跑到湖边捉小鱼、小虾,在地下捉小蟹,玩得好兴奋!
怎么样!乡下的四季是不是令人留恋呢?
描写四季景色的作文五:美妙的四季(473字)
世界上有了四季,使活物生机勃勃。在四季的手下,一切都变得更好。
寒气虚虚的冬天过去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了。那时,和气的春风拂过大地,软绵绵的春雨飘向大地,温暖的太阳光也洒向大地。小鸟醒了,花儿们百花齐放,竹笋探出了一个尖尖的小头,小溪也欢快的唱起歌儿来了。啊,多么美妙的春天啊!和风徐徐的春天过去了,炎热的夏天来了。太阳大口大口地向大地喷去暖气。这时,人们在冰凉的水里游泳;在空调房里痛快的吃着冰凉的西瓜。啊,真是舒服啊,这美妙的夏天!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果实累累的秋天来了。人们欢天喜地,喜迎果实的丰收,那果实挂在树上,有的黄澄澄,有的红彤彤,有的绿油油,像刚出生的婴儿,可爱极了。
果实累累的秋天过去了,寒气虚虚的冬天来了。虽然人们都在家里吹暖气,野禽也在冬眠,一切显得寂寞,但是,就在这寒气徐徐的时候,梅花开了。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他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正是他,给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无限乐趣。
是四季,带给了我们无限乐趣!不管多少四季轮回,他依然是那么美妙!描写四季景色的作文六:竹林的四季(474字)
我出生在农村,我家屋后有一片四季都美的竹林。
春天到了,小竹笋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从地心爆出来,生怕比别人慢了一步。大点的竹子也慢慢的变绿了,这时你会发现每节竹的接头处会有一根像针的小芽。如
果下雨后去观察,你会发现竹叶变得更明亮,更碧绿。而竹林旁边的桔林也不甘示弱,发出翠绿的嫩芽向竹子示威。
夏爷爷把春姑娘送走了。这时,天气也慢慢变热了。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这时最理想的就是去我家屋后的竹林,来到竹林边就会感到凉风习习,竹林前有一根竹子,从远处看好像再向我们招手,从近处看又好像一个士兵,在看守着竹林。走进竹园,茂密的竹叶就像一把参天巨伞把炎暑狠狠的挡在外面,重重叠叠的枝叶间,只漏下一些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穿行林中,只听见知了美丽的乐曲和我们小孩子愉快的笑声。
进入秋天,竹林里一片枯黄,只要你把竹子轻轻一摇就会落下满地枯叶。到12月份的时候,冬爷爷因为关心小竹林就给它们赶做了一件厚厚的雪棉袄。我们会带火种去竹林把那些没湿的叶子点燃,大家围在一起,虽然外面很冷,但我们还是觉得很暖和。
竹林,它美。因为它不仅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瑰宝,还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描写四季景色的作文七:飘零四季(421字)
淡春
若这般温柔的阳光,开出了一朵两朵三朵丁香花,在风中蔓延,吹起一点两点三点漪澜。涣然冰释的感觉,穿梭于花香弥漫的整个空间。站在一片嫩绿中以一个角度去仰望云空,湛蓝的粉碎了瞬间,看两片云变成一大片而后渐行渐远,就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有过一个交点后就愈走愈远……
盛夏
篇三:《苏州太湖旅游实用攻略》苏州太湖旅游实用攻略
作者:中国苏州太湖旅游网日期:2010-9-28苏州旅游推荐:说到苏州不可不提太湖,太湖的三分之二在苏州境内,太湖,是苏州的母亲。苏州的西山、东山是最值得观光的地方,除此之外,太湖中的岛屿是不可不去的??
苏州旅游推荐:说到苏州不可不提太湖,太湖的三分之二在苏州境内,太湖,是苏州的母亲。苏州的西山、东山是最值得观光的地方,除此之外,太湖中的岛屿是不可不去的??
一、苏州太湖旅游特荐景点:{太湖四季风景如何}.
1.去太湖看荷花帆影{太湖四季风景如何}.
据说,七帆船只有太湖才有,与其它江河湖海的帆船都不一样,头尾二具小帆,中有三具大帆,外加二个风斗。每每扬帆而起,从水面看,耸天直起;就高瞻,似刀劈水。风巨,帆鼓身侧如猛汉,行于千浪间;日丽,金黄、碣红象僧侣趟在碧水上。白云兰天、水天一色,行舟你追我赶。日起,一路金红,帆影只只悠悠扬;暮落,满空彩霞,群航片片匆匆归。月挂,港湾宁静,桅杆根根林林立。这就是太湖,太湖的七帆船。
2.三山岛:在桔林间沉醉
三山岛多的是纵横交错的小路,绵延不绝伸展在大片梅林之间,树上结满累累青梅,风一吹便落下几颗,不慎砸在心间便肿起一段莫名的情绪,绵密、浓厚望不见尽头,片片段段的记忆瞬间开始回放,潮起潮落在这座梦样的小岛。
路上除了梅林就是桔林。暮春的桔树花事正盛,白色大篷大篷在枝头摇晃,花苞收紧的时候初看象茉莉,等到全开了又有点象花瓣变窄的含笑,颜色比含笑要白,花芯也没有那么张扬,五瓣,遍布整座山谷是飘荡的洁白清香,不经意间沉醉。
岛上保存得相当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还有7至8座,可以让人们追忆一番五百年来三山岛历史的踪影。
3.东山旅游
东山,是东洞庭山的简称,是延伸在太湖中的半岛。东山镇主岛为一半岛,三面环太湖,岛中央为群山,沿太湖建有两车道环岛公路,半岛周围太湖中还星罗棋布大小岛屿。去苏州东山,一路都很方便。走沪宁高速,上苏州绕
城,然后东山出口出来即可。虽是深秋,但避开了太湖浓雾的早晨,视野显得更加开阔。环湖路修得漂亮,一路上风景很美。沿环湖路向前开,就可以看到东山宾馆。这时有个三岔路口,右侧就是直接到达陆巷古村的,左侧进入东山镇。
船餐市场吃太湖蟹
虽然现在去阳澄湖极为方便,但去太湖吃蟹,人少,螃蟹便宜。而太湖的湖光山色,本身就是佐蟹最好的调料。东山的大闸蟹,不像阳澄湖那样打着许多光亮的招牌,因为太湖有得是湖鲜,资源远比阳澄湖丰富得多。所以在东山的酒店吃饭,大闸蟹倒不是最重要的。东山有名的是太湖船餐,找个船家,泛舟湖上,吃的是太湖里现捞的新鲜水产,再就上农家自种的蔬菜,碰上金灿灿的大闸蟹,在碧波荡漾中享受古人的雅致。现在去东山吃蟹,直接去沙滩山船餐市场(0512-66396007,人均在60元左右),在东山岛的西南方,全名叫"新东山太湖船菜"。这里的菜式很有特色,也很有创意,太湖螺蛳、银鱼炒蛋、炝虾、清蒸白鱼等菜,烧的口味都不错。另外环境很好,吃饭前可以坐快艇去兜一圈。旁边还有干货市场,觉得不错可以带点回来送送人。平时生意一般,但你要是周末去的话,建议早点占个位子。在这里吃蟹,基本不要去想有没有假冒的,都是当地东山岛上蟹农养的。何况这几年螃蟹品质提升很快,蟹的味道
不比阳澄湖差。船餐市场的大闸蟹价格要根据蟹的重量来看,一般一对3两的母蟹4两的公蟹价格在80元左右。
紫金庵听松堂品茶
紫金庵(开放时间8:00-17:00,门票20元),庵很小,明黄色的墙壁配上梅花,静静的倒也成一景,当然,最出名的还属罗汉堂的16尊泥彩塑罗汉以及正中的"三世如来",脸部是灰土黄的,粗看以为是木制,问了当地人员才知为泥塑的。罗汉堂后的净因堂,用楠木建成,配上字画和家具,颇有古朴风味。
陆巷古村橘子红了
陆巷古村(吴中区东山镇,0512-66394308,门票50元)。电影《橘子红了》、《画魂》都在此拍摄,现保留明代建筑20多处,清代建筑比比皆是。漫步在幽街窄巷,村中牌楼接踵,气势恢弘,长达一里的紫英街上,高耸着探花、会元、解元三座明代的牌楼。斑驳的马头墙掩映着庭院深深,古旧的民宅覆盖着经年的瓦片,轻轻推开院门,可以看到天井、飞檐、方砖、青苔,那宅角院心、那一门一拱,似乎都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4.邓尉山
邓尉山又名光福山、香雪海、梅海,是太湖风景区的一大景致。邓尉山也是斜插进太湖的一个半岛,原属江苏吴县,现为苏州高新区。相传东汉光武帝时,司徒邓禹隐居于此,他官至太尉,故名邓慰山。邓尉山的梅花似海、似
雪,人称"香雪海"。有诗赞曰:"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贪爱下风香气息,离花三尺立多时。"梅海边上有古刹,名司徒庙。庙中生长着四棵大柏,相传为邓禹所栽。这四棵古柏姿态各异,被分别誉为"清"、"奇"、"古"、"怪",则一大奇观。
二、苏州太湖旅游指南
1、苏州太湖旅游美食
太湖三白
吴郡太湖产名食,以太湖银鱼、白鱼、白虾三味湖鲜之形冠名,此说约定俗成、年代久远、绘声绘色。
篇四:《太湖山》太湖山—昭关—褒禅山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旅途劳顿一路辛苦了,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江东第一城—马鞍山,观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我小王能够在茫茫十几亿人口中与各位相逢,这是一种缘分,所以我会尽心尽力为各位服务,让大家玩得开心,游得放心。
那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含山县的景观十分得丰富,导游我今天要带领大家参观的包括位于城南的太湖山风景区,城北的昭关以及位于著名褒禅山风景区。那上午呢,我们主要参观太湖山及昭关景区。
现在呢,我们已经到达了太湖山了。太湖山位于含山县南部,东近长江,西邻巢湖,界于江湖之间,是省城合肥通往江南的一道绿色屏障,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重的国家森林公园。它的总面积1800多公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公园内仅木本植物就有70余科、350多种,既有遮天蔽日的百年古树,也有许多极具观赏价值和保护价值的珍贵树种,以及特种经济林树种。这里还有药用植物500余种,野生兽类鸟类50多种。太湖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古人称之为“有风松涛吼,无雨水长流。”太湖山有20座秀峰,峰峰相连,错落有致,山脉绵亘20余里,山势如同游走的龙蛇。大家请看我手指的方向,群山在茫茫林海的掩映下,宛如翠屏一道,分外妖娆。明代诗人张秉纯有诗赞美太湖山“太湖渺渺万山中,清夜书声接晚钟,事到散场人去后,青山依旧白云封。”太湖山主峰高约450米,立于太湖之巅,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极目四望,近可俯视群山起伏,云雾茫茫,远可凭眺长江如练,巢湖帆影,还可观旭日东升,赏夕阳西下,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主峰南面一字形并列着3个山峰,左为钟山,右为鼓山,中间是木鱼山,因太湖禅寺位于木鱼山对面,故有“左钟右鼓,怀抱木鱼”之说。位于主峰西南侧的歪山山顶偏向一侧,相传系地藏王脚踏所致,歪山由此得名。此山山势陡峭,从其东侧的山谷向上攀登,近山顶时,石阶既陡又窄,人称天门槛,登此山顶,步履艰难,似上青天。登越天门,开阔之地,令人产生“又一天”之感。有人称之谓“渡过天门关,活到九十三。”从天门关向鹿苑眺望,众多的峭壁层层相叠,山岩在阳光的照耀下,耀眼夺目,故称叠玉屏。
下一站,我们将游览著名的昭关景区。说起这昭关,让我想起了《蜀道难》中的一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虽然咱们这次不能真正体会到蜀道到底多艰险,但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昭关,绝对不逊于它。大家可以看到,咱们现在这个位置呢,西临大岘山,东望小岘山,两山对峙,中间有一关口,也就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南北交通要冲。春秋时期,昭关是吴头楚尾,两国的边关。当时的楚平王十分无道,杀死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在此潜逃出关去投奔吴国,传说伍子胥因为过咱们这的昭关,急得一夜之间须发俱白。《史记》也有载文说伍子胥后来率领吴兵攻破了楚都,楚平王已死,于是掘墓鞭尸。伍相祠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明万历年间,和州知府祀伍子胥石像和木雕像,并有碑记其事。那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昭关,它高17米,宽23米,关南正门横匾为“昭关”二字,背刻“雄踞吴楚”琉璃瓦顶,翘角飞檐。
上午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大家可以自由地参观和拍照。下午我们将游览褒禅山。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大家玩得开心吗?好的,现在继续我们的游程吧。现在我们来到了褒禅山景区,它位于含山县东北7.5km处,旧名花山。唐代贞观年间,有一位叫慧褒的和尚云游到此,被这里的山水所沉醉,就在这里造房子居住,死后葬在这里,因此叫褒禅山。大家看前面有一座大寺庙,旁边有一座塔,那就是褒禅寺。它的前身是慧褒禅院,慧褒的坟墓就在那里。慧褒禅院原先不大,后来宋代、明代先后两次进行了扩建,寺庙规模才逐渐扩大,住僧有千人之多。可惜千年古刹在文革期间被毁,我们今天所见的褒禅寺,是2000年绍云法师重修的。今天我们游览的重点是华山洞。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平坦而空阔的山洞叫前洞。这里时而有山泉涌出,泉水清爽之极,大家可以去一尝甘洌的山泉。大家跟我看这石壁上,这里满是游人的字迹。不过现在我们要保留它的原貌,大家可要手下留情啊。同学们静一静,竖起敏锐的耳朵。我们可以听到洞中传出铮铮之声,好像有人在弄琴。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继续往里走,一探究竟吧。现在,我们所到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历探险的人来说,也只是十分之一而已。据考证,北宋王安石同他的伙伴们也只是到了这里就折返而归了。我们再来看看这左右的石壁,来此题字的人已经很少了。再往前,我们可以看到翠蝶绿裹,树木繁茂。我们从前洞听到的铮铮之声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这些树常年生长在洞中,有些是我们从未见过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意思就是说在这种险阻、僻远、少有人到的地方,常有非同寻常的景观。能到达的人都是有意志的人。因此,我们现在所处的后洞景观可说是最胜之景,让我们来尽情享受游洞的乐趣吧。
好了,今天的介绍就到此结束了,祝大家在马鞍山玩得开心。谢谢!
篇五:《四季风景》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窗外花谢花开,仰望着天上那一朵朵白云,四季的美丽让人留念忘返,四季的美丽让人如痴如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如果别人要问我,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季节呢?我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对你说:“是春天。”正如同朱自清《春》里面所说的一样。“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姑娘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小草从土里钻出来,花儿们都笑开了脸”。好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令人痴迷,令人陶醉有什么理由不喜欢春天呢?“沙沙沙,沙沙沙。”春风哗哗拉拉的吹着,吹响了春的号召,正如同那一首诗句一样“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一个炎热的季节,一切都是那么的炎热。蝉爬在树上,仍吱吱不休的唱着它那动听而又烦人的曲子,使我十分恼火,荷塘里的荷花开了,鱼儿在水中嬉戏打闹,好不快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用不着说,这肯定是秋天了,秋天是金黄色,一幅丰收的景象,看到这一幅幅画面,肯定会让你心情开朗,小麦都笑弯了腰,人们头上戴着草帽,在田野里收着小麦,从山一眼望去,就像一阵又一阵的麦浪,风一吹,就真的感觉到海浪刮来,让人为之一振。秋天,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每当想起冬天,就立马想到了那“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冬天,冬爷爷穿着白雪纷飞的棉袄,每当白雪飘飘的季节,我总会想起雪莱的那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四季,有着不同的风景,我爱四季,更爱那迷人的风景。
篇六:《环太湖自驾游》4月30日—5月3日环太湖自驾游
路线:上海—无锡—宜兴—长兴—湖州—南浔—苏州西山—上海{太湖四季风景如何}.
里程:约550公里(往返)
建议行程:4天
太湖湖岸线全长近400公里,而环绕太湖的公路大路并不沿湖岸,走向是:
312国道苏州——无锡段,323省道无锡——宜兴段,104国道宜兴----湖州段,318国道湖州----平望段,205省道平望----苏州段。
这一系列路段从地图上看,离太湖湖岸基本在3-5公里。真正沿太湖岸走的路段只有323省道无锡-马山的十多公里,还有104国道宜兴董塘到湖州环槐的17公里。刚出无锡时,在无锡市到马山的十八湾路段,基本上沿太湖湖岸修的,有十多公里,风光非常的好。
4月30日上海到无锡当晚宿无锡
主要景点:鼋头渚
中午时分到达无锡,入住无锡莫泰锡沪中路店。稍事整顿后前往鼋头渚。
鼋头渚是无锡西南部太湖之滨的一个状如鼋头的半岛,是观赏太湖景色的绝佳胜地。这里至今仍保存着许多古代吴越文化史迹,沿湖山体峭壁上,苍劲有力的“包孕吴越”的题颗,是对太湖文化的写照。这里的鼋头渚公园,也曾是民族资本家杨翰西的私家园林,堪称江南“无锡第一胜景”。江南风格的造园艺术,巧妙地发挥了古典园林构筑艺术中的借景手法。无锡可游的地方很多,附近的马山风景区,也是因为近年来的开发,而成为游客蜂拥而至的旅游胜地。
5月1日无锡到宜兴宿宜兴
主要景点:上午太湖大道环湖路水上十八湾下午游宜兴善卷洞
出了沪宁高速无锡东出口,驶上横贯整个无锡市的太湖大道,沿着太湖大道一直向西开,到了尽头驶上环湖路,环湖路是一条柏油双车道,开在上面感觉很舒服,两旁又都是林荫。虽然环湖路不算长,但是可以算是无锡最舒服的地方了,车还开,景好看,还有不少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餐厅。一路上发现有意思的地方就随时停车,边走边玩。
从太湖大道拐上环湖路弯道处可以看见蠡湖的风景,就是以前大家称呼的五里湖,隔着鼋头渚就是太湖,可是蠡湖的水却比太湖的水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不仅没有太湖蓝藻,水面上也没有漂浮杂物,从弯道处看过去,就是一派波光粼粼的景色。湖畔还能看见木栈道和小广场,完全可以停下车走到栈道上的水边,吹吹湖风,看看水景。
环湖路上还有个渔父岛,沿着环湖路向前开就能到,像个小公园,同样的一切免费。最有想象力的是,居然也有一片小沙滩。只不过这白色沙滩下不是海水,而是蠡湖水。又能玩水又能玩沙子的好机会,大概所有小孩子都不会错过,附近还有专门卖玩沙子的小模具的。环湖路向北,就是环太湖大道,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太湖十八弯”,因为这条路弯道多,就叫十八弯。到底有没有十八个弯或者更多,要看你怎么算了。去太湖十八弯没有目的地,沿途都是可看可玩的。
特别推荐水上十八湾,这是沿途一处不错的地方,蜿蜒的木栈道就在太湖上,是个清静去处,虽然木栈道是曲曲折折,但每一段都是笔直宽敞的,所以在上面小跑几步也无妨。旁边也有一家餐馆,就叫水上十八湾,旁边还有高尔夫练习场。之所以说到这里,就是因为这是个安安静静欣赏自然景色的好地方,人少,湖面上几只野鸭自在的游着,细看水面,能看
到许多大小不等的鱼儿飞快的游来游去,不失野趣。
来到太湖,不去品尝一下家喻户晓的船菜,似乎实在说不过去。这里的船菜店紧靠湖岸,船体装修得各有特色。有名的“太湖三白”——活炝白虾、干蒸白鱼、银鱼炒蛋,外加酱爆螺蛳、明炉酸菜昂刺鱼、油炸旁皮鱼、太湖大闸蟹,又一桌美味大餐将呈现在眼前。
还是环湖路上,从临湖的小广场一路向南开,十分钟之内的车程,会发现沿途有几个岔口,水上明月是其中之一。
水上明月餐馆名字很诗意,不过很名副其实,能看到水上的明月。餐馆在真正意义上的蠡湖畔,从餐厅的落地玻璃看出去湖水只有三四米之遥,妙的是湖水上也有木栈道,蜿蜒到远处,小片的睡莲也别有腔调。在这样的餐厅吃饭,恐怕普通的菜也会变得更加好吃吧。所以一到吃饭的时间,外面的停车场就停满了车辆,很多都是无锡市区的人特地来吃饭的。
紫云湖鲜馆在水上明月,有一半是在吃环境,而紫云湖鲜馆就主要是在吃新鲜了。紫云湖鲜馆在蠡湖对面,沿着环湖路向南,开到双虹路就看到桥了,过了桥就是湖鲜馆。既然是湖鲜馆,自然最有特点的就是太湖湖鲜。不光是常规的一些菜味道很好,还有一些特色菜,让编辑们记忆犹新,例如母鸡炖鱼头,把母鸡和鱼头一起炖汤,让编辑想起一句广告词:“鲜得有一套”;银鱼也不是常规的炒鸡蛋,而是用西式的做法,炸后配沙拉,吃起来口感很好。
到了宜兴,必游的特色景点便是“宜兴三洞”,“三洞”只中只要去离城区最近的善卷洞即可。传说舜要将天下传位于善卷,善卷不愿接受,后隐居在此洞中。善卷洞距离市中心有26公里,不过一路都在修路。沿着一条平坦的小路过去,行道树粗壮而高大,路两边散发着清新的田园气息,如在画中游的感觉。洞内一年四季恒温,是避暑的好地方。由于景区入口和出口不在同一处,所以景区有两个停车场。善卷洞与比利时之汉人洞、法兰西之里昂洞并称为世界三大奇洞。所以门票比较贵,善卷洞门票70元,联票120元(包含索道、滑道、梁祝园、陶博室及陶吧)。善卷洞属于石灰岩溶奇洞,洞中灯光布置很不错。中洞狮象大场气势磅礴;上洞云雾大场是当年拍摄《智取威虎山》的地方;下洞瀑布洞如世外桃源。最后是水洞,可乘船在洞中泛舟,不过船夫划船不用桨,而是用手撑岩壁。
5月2日宜兴到湖州到南浔宿南浔
主要景点:南浔
沿着104国道,途径长兴,宜兴往湖州,行程约90公里。在湖笔的故乡湖州,当然最要看的是小巷深处年老工匠制笔的过程,一边看着苍老的手娴熟地将一撮羊毫、一管竹竿,在手中变幻成一支支湖笔,一边还半懂不懂地听着老人家讲着毛笔工艺的讲究,和历史上书法大家的奇闻逸事。
落在湖州市中心衣裳街口红旗路的周生记馄饨店,是湖州城里颇具盛名的小吃店,距今已有60余年历史。湖州黄沙路丁莲芳千张包子店也是一家百年老店。
这段路况不差,沿途可以尽情欣赏江南丘陵的风景,连绵起伏的山坡,远处的村庄掩映在丛丛的竹林中,清澈见地的山泉蜿蜒从村前流过,好一派闲适的田园景象。
长兴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产地,唐代的茶圣陆羽就曾在这里隐居过,并撰写了《茶经》一书。而与之比邻的宜兴也是茶文化之乡,“水是茶之母,壶为茶之父”,宜兴雅号“陶都”,是著名的紫砂壶产地。这里有好壶、好水、更有好茶,与顾渚紫笋齐名的宜兴茶,叫“阳羡雪芽”。
出湖州、经平望到苏州,全程121公里。这一路上可以经过或接近很多有名的水乡古镇,南浔、黎里、震泽、同里……沿318国道前行,30公里的路程就到了南浔。
南浔,建于宋,是苏浙两省边贸的重要城镇,处在湖州与上海两地水陆交通要冲,位于太湖南岸发达的蚕丝工业区。在这里,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
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工商业的繁荣也让那些富商大贾,吸收了从上海吹来的西洋文明之风,体现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上。
5月3日南浔到苏州东山西山
主要景点:东山西山
沿苏沪高速(苏州东山、西山方向)——西山出口右转进入环太湖大道——沿太湖过太湖大桥(共三座)——西山。
苏州的东山西山,是苏州伸向太湖的两个岛,准确的说,这两个岛应该叫东洞庭山、西洞庭山。这里的岛屿海拔不高,因太湖的环绕,而水气氤氲,是茶果等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地,岛上特产是中国名茶“碧螺春”。这两个岛上,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这里的茶树是和桃、李、杏、梅、橘、石榴等果树交错种植,茶吸收果香,花含茶味,就蕴育了碧螺春茶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去西山的话,经胥口水利枢纽、走太湖大桥,一路上风景很美。
西山的景点有石公山和林屋洞。石公山是西山镇东南隅的一座山峰,排列西山八景之首。它三面临水,岩石奇秀,翠柏葱郁。石公山以前有奇石两块,伛偻似老翁的就是石公,另一块是石婆。他俩差肩而立,相对而望,传说在日夜思念着隔湖的大姑、小姑。石公之名由此而得。景点有橘香亭,御墨亭,断山亭,来鹤亭,归云洞,夕光洞,一线天,明月坡,云梯等人文与湖光山色相应成辉,令人流连忘返。林屋洞号称“天下第九洞天”,俗称龙洞,位于西山东则的针夏村。林屋洞出土过唐代的金龙、玉简、神像等道教文物。古人诗千赞:“一山飞峙太湖中,千娇深藏林屋洞”。林屋洞共由六个洞区组成,已开发面积达6200平方米,洞内游程1200余米。雨洞是入林屋洞的第一个洞,因洞内与外界冷热空气相遇,凝结成水珠,滴落下来,故名雨洞。隔凡洞,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是林屋洞面积最大,游程最长的一个洞。洞内立石成林,各种象形石栩栩如生,有石灶、石桌椅、石床、石几等。金龙洞,因其洞顶中部有天然曲槽曰“天沟”,形状起伏多变,有石纹类似龙形而得名。丙洞,原为林屋洞的第三个出口,因洞内温度高于其他洞区而得名。旸谷洞口摩崖石刻。民国李根源先生评其“书法刚劲,刻工精美,神采奕奕,照耀具区,当为山中摩岩第一”。
如果要吃全羊宴,在到达灵岩山后一路直行7公里可到达藏书镇,苏州藏书镇吃正宗的“藏书羊肉”,那可比火锅里的涮羊肉好吃多了。而各种方式烹饪的美味羊肉就成了当地人冬令进补的佳品。藏书羊肉出名全在烹调方法独特,秘方世代相传,所以羊肉细嫩滑口,羊汤鲜美润热,香气四溢。
沿着山路盘桓,从西山岛往东山的路是新修建的一条滨湖路,路面平整,车不多。沿路可以观赏到太湖的景色。湖边新建的湿地公园,也有不少自驾的旅游者。
去东山的话,走环湖路是最好的,一路上风景很美的,到达东山宾馆时有个三叉路口,右侧就是直接到达陆巷古村的,左侧进入东山镇;
最后苏州回上海,西山至上海全程约135公里,约用时100分钟.
附:环太湖各路段公路里程:
上海——无锡146KM
无锡——宜兴54KM
宜兴——长兴47KM
长兴——湖州25KM
湖州——苏州96KM
苏州——上海87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