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课时导学案
详细内容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七2,七3班课 题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主备教师冯子芸副备教师丁志勇上课时间 2014 年 12 月 9 日星期 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尝试设计实验的技能,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合作交流,树立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
教学重点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教学难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挂图或者录像
教法运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式教学
学法指导学思结合法,学练结合法,观察思考法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这样,动物也是如此,绿色植物每天也需要一定的营养,那么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消耗的大量有机物是从哪来的呢?激发学习热情
打开思路
积极思考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初
学
新
课
(初步探究)演示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结合教材和演示实验,积极思考,归纳概括实验步骤:
取材→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光照→取叶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冲洗。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一边思考讨论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能力
引
导
释
疑
(合作学习)
出示问题。
1、为什么要选用健壮的天竺葵做为实验材料?
2、为什么把天竺葵在实验前放黑暗处一昼夜?
3、只将完整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
4、酒精有何作用?
5、为什么把叶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
6、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是来鉴定什么成份?其结果说明什么?
学生通过看书,讨论等方式找出问题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拓
展
学
习
(深入探究)1、健壮的天竺葵生长旺盛,可以制造更多的有机物,使得实验效果明显。
2、消耗叶内贮存的有机物,否则不知淀粉是实验中制造出来的,还是叶内原来就有的。
3、使遮光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4、酒精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起到脱色作用。
5、把叶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是因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酒精蒸发得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太好,尤其是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
6、碘液遇淀粉可变成蓝色,故可用碘液来鉴定叶片是否生成有机物淀粉。结果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而遮光部分未变蓝色,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学生互相补充,完善答案。拓展学生知识面
当
堂
检
测
(学习诊断)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正确顺序是(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
A.②④③⑤⑥①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④③②⑤①⑥
2、取一片加碘液变蓝的叶做成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变蓝的部位是( )
A.叶片的所有细胞 B.叶表皮细胞 C.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部分 D.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以外的部分
学生认真完成相关练习题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
课
堂
小
结
(梳理归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学生根据板书,配合老师一起总结锻炼学生总结得能力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实验 :【现象】:未见光的叶片部分遇碘 ;见光的叶片部分遇碘 ;这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结论】:绿叶在 照射下制造了
【讨论】:1.为什么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为什么要用黑纸把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 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
4、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只要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有 ,就都能够制造有机物。
3、 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 转化为 的“能量转换器”。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光合作用实验步骤:
取材→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光照→取叶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冲洗
2、结论:
(1)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