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012版)
详细内容
课 时 计 划
第 周 星期 第 节 20 年 月 日
课 题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 学
目 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了解生物特征
4.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
教
材
分
析重点1.生物和非生物区别 2.生物的特征
难点生物的特征
教具小黑板、挂图教法
一、讲授新课
1.什么是生物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点缀得如此绚丽多彩吗?
生:花、草、树、山石、河流等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的环境就是因为有这些花、虫、鸟、兽和它们栖息的环境,才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单元页的照片和图I-6,I-10。
生:欣赏屏幕上所呈现出的绚丽多彩的大自然。
师:请同学描绘大屏幕中的图像。
师:这些形态各异的物体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又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有的具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为什么? 生:同学1说:“蓝天、白云、房屋、太阳、山石、车辆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没有生命”。同学2补充说:“还有、流水、土地”。
2.生物的特征
师:出示图I-6,I-1,I-10图片中的狮在追辅斑马,植物光合作用,小鸡觅食等等都是生命现象,到底什么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活着的,具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
学生2回答:“有感情的物体。”
学生3回答:“生物的存活需要养料,要吃东西。”
师:你们列举一下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它)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 生:人和动物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马、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豹要吃小动物。
师: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需要营养吗?
生:植物也需要营养,它们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
师:给予掌声鼓励。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成长。生物还有什么共同特征,请举例加以说明。
生: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图I-3)
师:很好!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植物呼吸吗?
生:植物也呼吸,比如夜晚睡觉的屋子里摆放很多的花,容易使人憋闷,贮存白菜的地窖里也是这样。
师:对,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而夜晚正好相反。人是有生命的,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会排出废物吗?请大家看图I-4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回答说:“其他的生物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小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师:那么植物呢?也是出汗、排尿吗?请大家看I-5。
生:回答说:“植物通过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植物也能通过呼吸排出废物。”
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并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教师引导学生看图I-7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二、巩固练习
三、小结与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布置作业
练习册第一单元第一节
课 时 计 划
第 周 星期 第 节 20 年 月 日
课 题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 学
目 标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教
材
分
析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难点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教具小黑板、挂图教法
一、调查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进行调查)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例,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方案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安全)
2、引导学生分析人口普查表(或班主任老师分放的新生登记调查表),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地调查:
1.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等)。
2.注意安全,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会的问题请教老师。
3.进行校园调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尤其是爱护生物资源。 4.教师一起调查,注意安全第一。
三、整理统计: 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归类,书写调查报告。
四、展示、交流调查报告。
1.全班范围内交流,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相互交流。
2.老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助作用,力求通过交流相互促进,完善本次调查活动。
3.完成调查表中互评和老师评价部分。
五、拓展、延伸
1.写一份调查后的感想。 2.调查全班同学身高、体重算出平均值,其它班级或学校学生相比。
教学反思布置作业
练习册第一单元第二节
课 时 计 划
第 周 星期 第 节 20 年 月 日
课 题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 学
目 标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
材
分
析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
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具小黑板、挂图教法
一、课前预习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它分为_ 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因素是指
3.如果有一 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能适应环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 能影响环境,如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事生物圈?
6.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什么?
二 合作探究
A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阅读课本14-16页,完成下列各项:
1.试完善下面的循环图,概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课前各小组都收集了很多鼠妇,你们从哪里收集到的?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3.让同学们说说当时发现鼠妇的情景,引导学生做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是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4.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 。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各小组讨论探究方案,进行“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的探究。实验过程中要记录探究结果。
5.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表达和交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得出结论”
B探究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阅读课本16-17页,完成下列问题:
①生物因素是指 。
②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_关系,此外还有_______关系、__________关系等,如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之间会争夺________;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个体之间能够_______,从而组成一个“家庭式”的整体。
三、反馈练习
1 、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 )
A.水中 B.干燥的陆生环境 C.潮湿的陆生环境 D.土壤里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相互影 响,毫无作用 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C.毫无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 )
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
4、在大自然,生物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教学反思布置作业
练习册第二单元第一节
课 时 计 划
第 周 星期 第 节 20 年 月 日
课 题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 学
目 标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
材
分
析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具小黑板、挂图教法
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1.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二、探究的一般过程
1.教师直接举例,(如人们征服疟疾病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以鼠妇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进一步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时的注意事项
1.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2.学生自学,互相答疑,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
3.教师通过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并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4.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
四、实验探究(需1课时)
1.在实验里中由各组同学按方案进行。
2.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3.将实验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册上》
五、结果交流
1.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2.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报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3.教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4.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5.特别注意与结果不一致的误差的分析。
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空气 杂草
阳光 蚜虫
土壤 小麦 微生物
水 病毒
湿度
…… ……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七、分析课本18页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