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控制>试论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一)

试论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分析了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和管理应收账款的成本,论述了强化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的意义及具体措施,以促使企业盘活存量、促进增量,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服务时应向客户收取的期限在一个营收周期内的货款及代垫款项。企业管理者深知:“应收账款是企业的神经中枢”。企业能否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应收账款,不仅直接决定于流动资金的周转水平和最终经营利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销售收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容回避的一大难题。
  
  一、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开拓市场的需要
  “只有饱和的思想,没有饱和的市场”。积极开拓市场,敢想、敢干、敢于抓住机会,这是创业成功的第一资本;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商机,就容易取得抢摊的胜利,掘到第一桶金。企业经营者为了扩大销售,为了完成有关的经济指标,往往借助于赊销商品,以实现销售收入,增加销售利润,导致企业领导人重视商品销售,放松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出现了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短期行为。这是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
  
  (二)商品成交的时间与收到货款的时间不一致,导致应收账款的产生
  大量批发和生产的企业,通过银行统一结算不可避免会产生时间上的差异。结算手段越落后,收款时间越长。这种由于结算手段落后形成的应收账款不属于商业信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银行结算手段的提高,此原因造成的应收账款将大大降低。
  
  (三)其他原因
  除开拓市场和时间差引起的应收账款外,因其他原因如隐性投资、调节利润等也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这些应收账款多是由于企业采取不正确的营销手段形成的,是企业在自身资金周转许可的条件下,故意有条件地给予客户较长时间的还款期,这样企业可以通过此笔资金获得比银行存款高得多的利息收入。有时企业还会将应收账款作其他方面的短期投资以获取利益,而在账面上不做相应调整,仍保留应收账款余额,从而形成资金的体外循环。
  
  二、管理应收账款的成本
  
  应收账款的发生,可以扩大企业产品销量,减少存货占用,降低存货管理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管理应收账款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主要体现在:
  
  (一)管理成本
  这是应收账款的间接成本,包括对顾客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所需的费用,收集各种信用的费用,催收账款的费用以及其它用于应收账款的管理费用。
  
  (二)坏账损失
  这是应收账款的直接成本。是指由于应收账款不能按时收回发生坏账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坏账损失的确认有两个条件:一是债务单位撤销,依法清偿后确实无法追加的部分;二是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不能收回的部分。现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债务超过三年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三)机会成本
  它是指企业由于投放占用于应收账款而放弃的投资于其它方面的收益。例如,某企业应收账款年平均占用额为1000万元,同期资金市场的利率为10%,则机会成本就是100万元。
  
  (四)资金成本
  它是指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而所付出的代价。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主要体现为因应收账款拖欠而造成的利息成本,以及因应收账款长期被客户占用,企业不得不增加借款而增加的利息支出。
  
  三、强化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的意义
  
  企业能否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应收账款,不仅直接影响到流动资金的周转水平和最终经营利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销售收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企业要下大力气长抓不懈。强化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有以下重大意义:
  
  (一)强化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及时取得销货款,是补偿耗费、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单位,企业只有面向市场,尽快地把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并及时取得销货款,才能补偿生产资料的耗费,及时支付职工工资和其他各项耗费,保证再生产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
  
  (二)强化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及时取得销货款,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首先,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可以使企业以较少的资金占用完成尽可能多的生产和销售任务;其次,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可以使企业灵活地进行资金调度,不失时机地选择投资方向,发展优势项目,争取有利的商机;最后,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可以减少坏账损失,减少企业经营费用,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强化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从整个社会看,可以减少企业间的相互拖欠,缩短债务链环节,优化社会经济秩序,为企业经营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强化应收账款管理,规范管理制度,严格应收账款管理责任制,可以防范少数不法分子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挪用、吃回扣等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风气。
  
  (四)强化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及时收回销货款是实现利润、分配利润的必要条件
  只有取得销货款,企业才能真正实现盈利,才能及时、足领的缴纳税金,偿还借款,依法分配利润,从而增强国家财力和企业活力。否则,会出现“账上有利润,实际无钱花”的现象。
  四、强化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的对策
  为了避免和降低应收账款到期不能收回的风险,正确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信用政策,保证流动资金的真实性,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效益为先,现金为王”的经营理念,强化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
  “效益为先,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终极目的,强化效益观念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大局所系。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指企业的劳动耗费与所取得的经营成果的比较,它不仅包括企业的自身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要树立效益为先的经营理念,就要正确认识速度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努力实现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实现企业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在业务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从过去的追求速度、粗放经营向讲求效益、集约经营转变;在工作重点上,由偏重于盲目扩大业务总量和规模向注重调整产品结构、重塑市场竞争优势转变。效益为先的原则必须牢固地树立起来,任何时候不动摇。我们要向管理要效益,要向业务发展要效益,要向结构优化要效益。
  “现金为王”是企业发展的硬道理。现金流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必须条件。所以,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充足的现金流。企业现金流分为三个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在现金流量表里,三者各自的增加减少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比如,投资活动现金增加,表明投资有了回报,或者收回原来发出去的投资;该指标若为负,则表明企业正在扩大投资规模,企业处于扩展期。筹资活动现金增加,表明企业负债增加;若为负,则表明偿还了贷款等,或者说筹资能力下降。企业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各个指标所表现出来的正值或者负值有不同的解释和意义。对于企业来讲,如果业绩良好,同时生产经营带来的现金充沛,自然是上上之境地,但如果仅账面业绩喜人,但手头颇为紧张,企业发展必定会受到影响,长期如此,公司发展必定底气不足。所以,企业一定要树立现金为王的思想,认识到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
  
  (二)要正确地进行信用决策
  企业的信用决策,是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信用期间。为了及时收回货款,要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对那些能够及时付款的客户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