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村低压电网无功补偿的意见
详细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个农电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农村电气化水平日益提高,农村电网已初具规模。但农村电网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用电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对无功电力的建设重视不够,无功没有有功同步发展,电压和无功管理不善,因此,造成了农村电网功率因数低,电压波动大和线路损失大等严重不经济运行的状态。因此,在农村电网特别是低压电网加装无功补偿设备,已是势在必行的了。
从无功消耗的情况看,约有40%的无功电力是电网自身消耗的,60%的无功电力是用户消耗的。其中电网消耗的部分,由于电力部门近年来加装了高压无功补偿设备,在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损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而农村低压网特别是农业用户的无功补偿问题则是刚刚开始讨论的新问题。因此,提高农村低压电网高峰时的功率因数,对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电能的社会效益,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经探讨,对我国农村低压电网热点无功补偿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1.关于无功补偿的原则
(1)由于农村低压电网处于电网末端,其无功补偿装置的调压和降损效果较好,因此,根据无功就地补偿的原则,农村低压电网也应装设无功补偿装置。
(2)由于农村用电负荷的变化很大,目前农村电网的电压质量普遍较差,因此,根据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无功补偿容量应随着负荷的增减而及时投切,尽量避免高峰时电压偏低(无辜不足)或低谷时电压过高(无功过剩)的无功不平衡状态出现。
2.无功补偿容量的合理确定
功率因数应补偿到多少合适,是无辜功率的经济当量问题,也是无功补偿的经济功率因数问题。根据《全国供用电规则》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规定,用户在当地供电局规定的电网高峰时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规定:
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为0.85以上,趸售和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为0.8.
3.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方式
(1)单机补偿(或称个别补偿)电容器直接与电动机并联的单机补偿方式, 具有最佳的调压和降损效果外,更具有投切及时,结线简单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我国目前农村电工管理水平较低的情况。因此,对于电力排灌站的电动机(因为同时率较高),以及乡镇工厂中年运行小时较高的单机容量较大的电动机,应予优先采用。
对于常用的100千瓦及以下的三相四极异步电动机的单机补偿容量:在空载情况下,其补偿容量(千乏)可按不超过电动机额定功率(千瓦)的三分之一计算(即按空载时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1计算);在负荷情况下,其补偿容量(千乏)可按电动机额定功率(千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选择。
(2)在用户总配电间或分配电间的380伏低压母线上,集中装设功率因数整定的分组自动投切的电容器装置,具有利用率高、管理方便等优点,其补偿容量在扣除单机补偿容量以后,其余部分可按《全国供用电规则》的要求计算。
(3)关于在低压线路上分散装设无功补偿装置的问题,可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因地制宜地选用。
4.关于电容器的经济运行问题
由于受到地区平均力率指标考核的影响,有关提高电网低谷时的功率因数的争论较多,如按配变空载励磁容量分散装诌终年不投切的并联电容器。与此持不用观点的论文认为:只有在负荷较重的情况下,并联电容器才能取得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的效果;而在负荷较轻、电压较高的情况下,并联电容器不仅没有降损效果,反而将增加线损、劣化电压质量。因此,提高电网低谷时的功率因数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但笔者认为:对于电力用户来说,根据现行规定,提高轻载时的功率因数可少付电费;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