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大学生校园夜间定向运动的价值(一)

大学生校园夜间定向运动的价值(一)

详细内容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问法,阐述了校园夜间定向运动的定义;校园夜间定向运动的价值;得出校园夜间定向运动能培养学生野外生存能力和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能培养学生应对挫折、压力的心理素质;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决策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夜间;定向运动;价值
  
  2007年3月11日8时许,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有11名登山者在北灵山因为迷路(位于河北省怀涞县境内)受困,请求救助,经过救援队员的全力营救,截止到11日9时许,8名被困登山人员已被安全营救返回山下。11日13时50分,最后3名被困人员也陆续被解救下山。其中1名男性受伤人员被送往斋堂医院诊治,已无生命危险,另一名女性经现场医务人员检查认定死亡。像这样的意外死亡事故经常发生。在一项对野外死亡原因的报告中报道:有60%的人是由于迷路而直接导致最后死亡。然而,为了避免由于迷路而导致最后危险的发生,学会“定向”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事。作为大学生,对自己校园的环境比较熟悉,在白天举行定向运动的意义不大。但可以充分利用“人在夜间方向感、距离感、视距等因素处于下降状态”下进行就会显得意义深远。
  
  一、校园夜间定向运动的定义
  
  Orienteering(定向)原自瑞典语Orienteering一词,其原意是:借助地图和指北针,穿越未知地带。定向运动通常被人们看作是军人、野外勘测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探险者所必备的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户外运动,定向运动又成了一种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定向运动就是依靠地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的顺序到访地图上标定的各个检查点,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终点的一项体育运动。校园夜间定向运动就是主办者利用校园内部有限的场地设计比赛地图,在夜间,参赛的大学生依照地图上设计的标点,按规定的顺序到访各个检查点,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终点的一项体育运动。
  
  二、校园夜间定向运动的价值
  
  1、能培养学生野外生存能力和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园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块陌生的场地,但是在夜间,人的方向感会降低,地图与实物之间的差距,组织者对标点预先的设计,往往会使参与者就像是在一片熟悉但是很迷茫的环境中。在参加这样的定向运动过程中,大学生只能依靠自己,在竞争的氛围中控制好自己的情感,排除干扰,集中注意进行综合分析,迅速做出判断和决定,选择最合理的路线,并到达目标,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自立、自信,以及在压力下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例如:中国地质大学的部分学生参加了带有一定冒险性活动的定向运动后,93.65%的学生认为自己克服了紧张、恐惧等心理障碍,并超越了自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在经历了磨练之后,56.54%的学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参赛者在奔跑中要冷静地进行观察地图,确定地图与地形是否相吻合,前进的路线是否正确,具体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以什么样的速度前进,以及要在到达一检查点前事先考虑好达到下一检查点的最佳路径,途中是否有障碍,哪一条路线最容易找到目标,哪一条路线最省时间又省体力,哪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体能、技能、和智力状态等都需要参赛者自己作出详细的思考,从而提高参赛者的积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应对挫折、压力的心理素质
  在校园夜间定向运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某一个或多相标点寻找错误而耽误了时间,这时候他就会认为,在在这么熟悉的地方都能出现错误,为了追回因失误而损失的时间,便会拼命去加速,但过快的加速又会再读图、路线选择上犯错,损失更多时间。这时,心里或多或少会产生自我否定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面临着失败的挫折和压力。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学识等自身因素评价的降低。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自信心下降,甚至会放弃比赛。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肯定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定向运动可以用适当的、积极的自我暗示的方法产生自信,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可以把自己的长处、优点、以前比赛的好成绩等等,在心中炫耀一番,反复刺激自己、暗示自己。如:我所遇到的问题别人同样会遇到;所有人都会犯错,世界冠军也不例外;只要不放弃比赛,很可能会超过许多对手,这就产生了重建自信心的第一步。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出错的原因,重新选择好路线,长一点也没关系,利用这段时间可以稳定情绪,由于路线较简单,出错几率小,在面对挫折和压力的情况下会重新恢复自信,为以后的比赛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