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文化>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企业文化(一)

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企业文化(一)

详细内容

[摘要]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与很多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的重要的文化现象,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之间存在诸多联系。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原理,而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日益丰富和深化的企业文化理论体现了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的重要原理,体现了“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的重要原理,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重要原理。
  [关键词] 企业文化 马克思主义 社会人类学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类型,是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接受和遵循的价值观念、理想目标、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管理规则的总和。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里,企业文化被视为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同时,企业文化的发展,不仅在微观层面上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丰富了职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在宏观层面上促进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它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极其重要的精神动力之一。企业文化在主体意义上经过个体意识、集体意识、群体意识的锻造乃至相互之间的熔铸,最终上升到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层面,广泛普遍地融入甚至支配社会文化心理,成为文化大系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企业文化体现了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的重要原理
  企业文化不仅包括企业精神、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而且包括企业产品、企业环境、企业制度、组织机构等与物质内容密切相关的东西。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本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的支持。一方面,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力和财力作基础,企业文化也是如此。效益不好的企业难以支撑企业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提高经济效益、改善职工福利状况、提高企业员工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是企业文化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一句话,企业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靠依赖和服从服务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那些中小型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尽管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人们的幸福与自由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物质资料生产作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的基本原理仍旧是普遍适应的。因而,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中,继续推广艰苦朴素、积极进取、创造创新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已经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视阈。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单位的企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单元。企业的效益、利润水平决定员工的工资收入,对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都是决定性的。企业文化中的竞争观、时间观、质量观、效率观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效法。企业文化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文化变革。重实践、重效益、乐于竞争、刻意创新的时代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有力的发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系列新事物,如“追求卓越”、“求新求变”的精神对人们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对企业界、学术界,乃至对全社会都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顽强的创新精神和激烈的竞争机制是美国企业赢得国际优势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这是美国人敢于冒险、敢于创新、乐于竞争的民族性格在企业文化中的反映。美国企业家总是在寻找新机会,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可以说,美国企业文化是“创新文化”、“竞争型文化”。正是这种强烈的求新、求变精神和激烈的竞争机制,使许多美国企业家脱颖而出,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这是美利坚创新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激烈的竞争和不断的创新是美国许多成功的企业保持活力的力量源泉。在当前全球竞争空前激烈和不断变革的时代,这一精神尤为重要。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企业文化体现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的重要原理
  企业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组织,是企业员工走出家庭开始融入社会的重要舞台。对那些众多的在企业里工作的人们来说,企业是仅次于家庭的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在现代社会里,相当多的人工作时间大于休闲时间,上班时间远大于做家务和休闲的时间。人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体现出来,幸福感、自豪感、成就感等等都是如此。一个人在单位里的感觉、体验决定着其生活的幸福与自由程度。企业文化更加注意人文意识和道德理性自觉,适应了现代社会企业员工对自我实现的基本要求。企业文化显示了人的精神价值,突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特色,把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和谐、愉快、友好的关系愿景描绘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