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质量评价的二元分析(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随着财务舞弊案件的日益增多,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盈利的质量,正确认识和评价企业盈利质量对于市场的规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企业的盈利质量主要体现为真实性和成长性,本文从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两个角度具体阐述了如何对企业盈利质量的真实性和成长性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盈利质量 财务分析 非财务分析
会计信息质量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盈利信息作为会计信息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近几年来,国内外相继出现了许多重大的财务舞弊案件,诸如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以及我国的郑百文、银广厦等等,这些舞弊案件都无一例外的是与粉饰利润有关。因此如何正确评价企业的盈利质量对于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盈利质量概述
现代汉语词典中“质量”一词的解释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因此盈利质量也就是对盈利的优劣程度进行评价。那么如何界定这一优劣程度?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也是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高质量的利润就应该能够真实的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发展能力。因而所谓盈利质量就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对企业利润真实性及成长性的一种评价结果,真实性和成长性是盈利质量的两个基本特征。
盈利的真实性
盈利的真实性包含两个方面:利润是否是真实的利润。真实的利润必须是真实的收入和成本费用相配比按照实现原则确认的结果,不存在虚构、夸张和人为管理的成分。
利润是否能够真实的变现。高质量的利润除了要求利润不是虚假的,还要求确认的利润能够真实转化为现金流,如果实现的收入最后都变成了坏账收不回来,那么这样的利润也只是“纸面富贵”而已。
盈利的成长性
高质量的利润应该能够使企业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助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不断壮大。判断盈利的成长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利润的构成情况,美国会计学家Lev 和Thiagajan(1993)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盈利质量与盈利的持久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质量和获利能力,所以在利润的构成中,主营业务利润和经常性损益所占比重越大,利润的成长性越好,发展能力越强。
盈利的发展趋势。持续稳定增长的盈利其成长性相对较好,未来的发展前景也相对比较乐观;而大起大落的利润,其未来发展所伴随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也更多。
应当看到,盈利的真实性和成长性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而不是彼此独立的,真实性是成长性的基础,成长性反映真实性,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是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常用手法,成长性不好,也间接反映了其真实性可能存在问题。
盈利质量评价
基于上述对盈利质量内涵的分析,评价盈利质量应该包含盈利的真实性和成长性这两个方面。影响盈利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外部因素,其中有些因素可以量化,而有些因素无法予以量化。因此,评价盈利质量应从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财务角度进行分析主要针对影响盈利质量的可以量化的因素,而从非财务角度进行分析则主要考虑那些难以量化的因素。
从财务分析角度进行的评价
从利润真实性角度进行财务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判别利润真实性的常用方法是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现行的会计实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不是以现金的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这给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留下了一定的弹性空间。根据这一基础,可以将企业的净利润分为经营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一般来说通过经营现金流量粉饰利润难度相对较大,因而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主要方面就是对应计利润进行调节。所以如果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能够带来较多的现金流量,那么应计利润就相对较少,说明企业盈利质量比较高。相反,如果利润仅仅体现在账面上,不能带来真实的现金流量,说明利润中存在虚假成分的可能性就较大,此时的盈利质量就比较低。同时,企业的利润只有能够带来相应的现金流入,才能够真正实现扩大再生产和分配股利等作用,如果账面的利润不能转化为相应的现金流量,就会影响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利润不是一个仅体现在账面上的数字,而是企业实现的实实在在的经营成果。
需要说明的是现金流量分析对于甄别“虚增利润”的情况是比较有效的,但在“虚减利润”的情况下,利用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就不那么可靠了,这时就需要结合其他方面加以分析。
应收账款分析。应收账款是企业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一大蓄水池,所以判断盈利的真实性,有必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应收账款越多,说明没有转化为现金流的利润越多,同时形成坏账的可能性也越大,对盈利真实性的影响也越大。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本期应收账款的增加数与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较。如果本期应收账款的增加数大大超过主营业务收入,说明盈利质量相对较差,大量的收入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
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企业超过2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所占比重较大,说明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虽然2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与当期利润的收现能力无关,但是却很容易形成大量坏账,而且还很可能引发财务危机,从而直接影响当期利润水平及今后的发展,进而也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