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战略>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空间及对策思考(一)

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空间及对策思考(一)

详细内容

摘要: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但较之一些发达省份相比,企业普遍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缺少对地方经济有一定牵动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和大集团。我省要实现民营科技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手、放活、放胆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资金投入,尽快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他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实现我省民营科技企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宏观政策;体制;资金
  
  
  民营科技企业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创举,它的诞生和兴起,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号称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
  
  一、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截至2004年,我省民营科技企业达到7 886户,比2003年增长25%。技工贸总收入612亿元,净利润43.5亿元,纳税总额42.6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27.0%、23.5%、27.9%。固定职工327 460人,比2003年增加30%。
  民营科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有1 350户,亿元以上的有97户,十亿元以上的有7户。为使我省的民营科技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水平,向集团化方向发展,省科技厅、财政厅、经委、发改委、中小企业局、监察局、技术质量监督局共同开展了“巨星”民营科技企业活动,确定了哈尔滨亿阳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广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为“巨星”民营科技企业;哈尔滨至阳集团、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为“巨星种子”民营科技企业。2004年,这些企业的发展速度基本都在30%~40%之间,而且围绕企业的持续发展也都培育了一些新的利润增长点,有一系列的创新产品作为支撑,市场前景颇为乐观。
  民营科技示范区发展势头良好。到2004年底,我省有哈尔滨南钢、大庆让胡路、牡丹江阳明、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和哈尔滨香坊区、鸡西鸡冠区等6个民营科技示范区,这6个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有民营科技企业2 424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0亿元、利税16亿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33%、31%。
  
  二、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存在的问题
  
  我省的民营科技企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较之浙江、广东等发达的省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黑龙江省的体制障碍和观念束缚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由于过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我国政府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长期起着主导作用,并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倾斜。其他类型的企业在行业准入、资源获得、市场拓展等方面受到抑制,因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政策倾斜及或明或暗的保护和照顾破坏了民营科技企业同国有企业之间的平等自由竞争,而平等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占极大比重的黑龙江省显得尤为严重,民营科技企业不仅很难进入许多竞争行业,而且其自身的发展中在资源获得方面也处于不利的地位。稀缺的资源限制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后发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另外,黑龙江省本身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上存在着一种误区,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中没能真正转变观念。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计划、国有的观念根深蒂固,对民营经济的市场观念不强,导致了黑龙江省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没有把工业的振兴与国有企业的脱困区分开,而是把二者等同化,只重视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脱困,而忽视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这在相当大程度上构成了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不足的又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2.资金壁垒严重,民营科技企业的资金规模较小,限制了经济规模的发展。在经济学上,某一产业的经济规模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用一套生产设备、一定的资金投入等,使某产品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在发展过程中,民营科技企业大多不能像国有企业那样有大批的国家政策性拨款、贷款优惠,发展资金规模相对较小。这种较低的资金规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区民营科技企业经济规模的发展。而且黑龙江省中占有高比例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大多数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这在客观上为民营科技企业的进入设置了资金壁垒,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新的所有制成分很难在这类资金密集的产业内部独立地成长起来。
  3.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产权模糊,限制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产权模糊的问题不仅仅是我省的私营企业特有的问题,也是我国整个民营科技企业长期存在的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尤其是前些年意识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和排斥,使得中国的许多私营企业在初始创业时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很多私营企业是借助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名义来发展的,这就遗留下了一个产权不清的问题。而黑龙江省的国有经济在发展中一直占有很多政策上的优势,所以,民营科技企业的产权模糊现象更为严重,阻碍了民营科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民营经济“软肋”性地位的局面。
  4.民营科技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我省民营科技企业普遍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缺少对地方经济有一定牵动力和影响力的大集团和大企业;多数民营科技企业经营管理薄弱,内部管理及财务状况不能达到银行授信要求;对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投放力量不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差。
  
  三、对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手、放活、放胆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民营科技企业的规模能够发展多大就发展多大;速度能够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技工贸总收入能够发展多高就发展多高。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和行业之间发展状况又相对不够平衡的资源大省、农业大省、边疆大省,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繁荣,加快二次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大力推进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平等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