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绪效益(一)
详细内容
摘 要: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吸、循环系统、肌肉组织、内分泌以及代谢过程都会发生变化。在体育教学中,情绪影响着教学活动,并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的作用,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体育教学;身体活动;情绪效益;主动性;积极性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情绪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情绪在教学中产生并伴随着整个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影响着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的作用,就能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的情感是在活动中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着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时,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而消极的情绪可以使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减弱。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积极情绪,通过激发积极情绪,来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以端正的教态感染发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体育教师的教态对学生可以产生一种直观的、经常的、细致而有形的影响,它是身教的一个方面,当体育教师以端正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洪亮而清晰的声音,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无疑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振奋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要精力充沛地完成每堂体育课教学的任务。学生也会在教师饱满精神的带动下,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对每节体育课的内容都留下鲜明的印象。
2.以优美的动作、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某一技术动作,教师都要先做正确的示范动作,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学生获得感知材料的第一层次,在这一阶段,教师以准确优美的动作,再加上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情绪感染,就会引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使之对动作产生兴趣,而兴趣又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