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实践上的挫败和理论研究上的繁荣(一)

社会主义实践上的挫败和理论研究上的繁荣(一)

详细内容

苏联东欧巨变之后,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预言:“社会主义受挫和国际共运低潮,固然会在共产主义队伍中产生悲观情绪,但也促使共产党人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理论探索。实践上的受挫,可能会激发理论研究的繁荣,从而对走出低潮带来新的推动力。”现在看来,这个预言可能太乐观了,至今尚未形成左右局势的大气候。但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挫败,确实使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些突破和一定程度上的繁荣。

对于社会主义的几种看法

各方面的理论家和政治家,从其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社会主义挫败的过程、原因和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纵观这些分析研究,可以理出以下几种看法:

“回归人类历史主航道说”:社会主义“偏离”了人类历史主航道,现在要“回归人类社会主航道”。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持此种看法,这可能反映了俄罗斯统治集团的普遍看法。

“同国际社会接轨说”:社会主义实行得“太早了”,“太左了”,“太封闭了”,要往后退,要改革,要开放,要和国际社会接轨。这是中国主流改革论者的看法和结论。

“资本主义和平演变得逞论”:本来,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公有比私有好,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好,苏联东欧失败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胜谁负较量中“资产阶级和平演变”得逞了。支持这种观点者列举了许多论据: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剧变前苏联已经产生了庞大的地下资本主义经济;民意调查赞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人员而不是工农劳动群众;西方七十年代起宣传私有比公有好、市场比计划好、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八十年代星球大战军备竞赛、拖垮苏联,九十年代休克疗法、一棍子打死……所有这些充分表明,这是西方预谋的和平演变的结果。持此种观点者十分庞杂,主要是传统左派,还有西方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以及一些资产阶级学者。

“社会主义不可能实现论”:持此种观点者很杂也很多:或者认为社会主义本来就是“空想”;或者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或者像无政府主义那样认为无法防止“工人代表”(政府官员)不背叛工人,无法防止政府官员从“社会的公仆”变成“社会的主人”;或者认为以恶的暴力手段,达到善的目的,恶行对人类造成的损害,远比善举所能得到的补赏大得多,得不赏失。结果,或者向右,倒向以“性本恶”为出发点的西方资本主义法治论;或者向左,倒向反对一切政府的无政府主义。现在,法治论在社会主义中国时兴,无政府主义在西方工人运动中流行,就是这种客观逻辑的必然反映。

“社会主义体制有重大缺陷论”:社会主义体制一缺民主,二缺人权保障。正是这种体制上的重大缺陷,造成了严重威胁其自身生存的种种顽疾和弊端。诸如,领导人的“领袖欲”和对领袖的个人迷信、“个人崇拜”,浮夸风,形式主义,报喜不报忧,舆论一律,这些恶劣学风至今时隐时现,成为社会主义顽疾。

实践上社会主义新模式的探索

与这种理论上的探索同时进行的,还有实践上社会主义新模式的探索,那就是中国的改革。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失败,它只不过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中国改革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社会主义新模式的实践探索。当然,中国的这种探索并不是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垮台之后才开始的,而是在此之前,从文化大革命结束,从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开始了。

中国之所以能首先冲破苏联模式,这是因为,第一,中国同苏联十年论战,虽然中国的观点未必正确,但客观上却冲击和削弱了对苏联及其模式的迷信,有助于最终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第二,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已经无法继续正常运转下去了,而十年间多次大转弯、大反复严重动摇了人们对现行社会模式和主导理念的信仰,从而为进行新的探索、最终冲破传统模式提供了动力和可能。

中国实践上进行这种探索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对此作了很好的总结和描述。可以说,目标似已选定,坚冰已经打破,改革航船正破浪前进,虽然到达彼岸还有很长很难很险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