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水利工程论文>突泉县水资源现状及节水措施(一)

突泉县水资源现状及节水措施(一)

详细内容

作者:尹肖飞 张劲梅 杨玉辉

  摘要从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位等方面分析了突泉县气候变化规律,阐述了突泉县水资源概况,提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措施,以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的需求,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节水措施;内蒙古突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用水量成倍增加,而气候变暖导致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减少,致使水资源匮乏的状况变得愈来愈严重,合理用水保护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当前重中之重。
  1气候变化规律
  1.1气温
  以10年为1个周期,分析突泉县气温的变化规律。1961~1970年年平均气温为4.8℃,1971~1980年年平均气温为5.0℃,1981~1990年年平均气温为5.4℃,1991~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5.7℃,2001~2009年年平均气温为6.1℃。20世纪80年代起升温速度加快,尤其是2007年年平均气温高达7.5℃,目前是建站以来气温最高时期。年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2~0.4℃。
  1.2降水量
  降水量是突泉县水资源主要来源之一。据30年(1971~2000年)资料可知,突泉县年平均降水量为415.0mm。1961~2009年的降水量以10年为1个周期,年降水量变化不是十分明显,但近20年来出现大旱大涝现象非常频繁,同时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1991年、1993年、1998年降水量都在600mm以上,1995年、1997年、2004年、2006年、2009年降水量只有约200mm,尤其2009年7月降水量只有24.3 mm,是建站以来的最小值,这种时空分布极易形成气象灾害,旱灾和局地洪涝发生次数明显增多。
  1.3蒸发量
  据30年资料可知,突泉县年蒸发量为1 950.1mm,为降水量415.0mm的4.7倍。采用降水量减去同期蒸发量[1]的方法,从水分平衡的角度来分析突泉县水分盈亏状况,差值为正,表示水分为盈,反之为亏。突泉县历年降水量415.0 mm与蒸发量1 950.1mm的差值为-1 535.1mm,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一年四季均处在亏缺状态,其中春季亏缺最为严重。进入2000年以来,气温明显偏高,降水量偏少,蒸发量增加,使水分亏缺严重。
  1.4地下水位
  从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实行包产到户,为了各自的利益,挖井取水,盲目争夺地下水资源。矿山为了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规模,无节制地利用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位埋深由20世纪80年初的4.09m下降至5.19m(2009年底水利局公布的数据)。
  2水资源情况
  突泉县境内较大的河流有5条,即蛟流河、大额木特河、小额木特河、他克吐河、水泉旱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 267 m3,地下水总储量为40 700万m3,可利用水资源总量39 266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5 398万m3,多年平均径流量11 200万m3,多年地下水位深度(指的是埋深)5.19m,工业用水2 831万m3,农业用水18 309万m3,生活用水736万m3,其他用水127万m3(各用水量为2009年底水利局公布的数据)。
  3节水措施
  突泉县是农业大县,全县有耕作面积18万hm2,水浇田5.33万hm2。从2009年水利局公布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数据可知,农业用水量最多,因此推广节水灌溉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