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于论文问卷调查与盲审结果的分析
详细内容
一、学位论文抽查结果与分析 5年来,我校共随机抽查450篇硕士学位论文送外省参加双盲评审。附表 我校硕士研究生论文直接答辩率情况 03-04学年04-05学年05-06学年06-07学年07-08学年5年平均科学型硕士96·30% 91·89% 88·89% 83·33% 76·47% 90·38% 临床型硕士84% 79·41% 80·77% 90·74% 92·21% 86·78% 在职申请硕士学位57·14% 100% 77·78% 100% 71·43% 77·27% 抽查结果表明(附表),在科学型、临床专业学位型和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三类硕士论文中,直接答辩率最高的为科学型硕士学位论文,最低的是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的直接答辩率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1)系统理论与知识缺乏:在职研究生通常未受到系统的科研思路与方法的培训,即使有开设医学科研思路与方法课程,但面授学时数仅为统招生的2/3,加之部分学员因工学矛盾可能缺席部分课时,很难掌握科研工作的系统理论与知识;(2)科研条件欠缺:十年前在职研究生主要集中在“三甲”综合型医院,目前许多县级医院和乡村卫生所甚至私人诊所的医务人员都加入到在职研究生的队伍,非省级以上的教学科研单位很难有条件提供他们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3)工学矛盾突出:在职研究生有工作、家庭、学业等多重压力,难免顾此失彼,论文工作缺乏连续性。三类硕士生直接答辩率经SPSS 13·0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三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sig.=0·725)。由此可见,大多数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可以通过匿名评审, 在职人员的培养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我校对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已获硕士学位及正在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单位、申请学位人员同事、授课教师、指导导师等300多人次发放问卷调查表,共回收问卷248份。 1.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质量的总体评价。当前同等学力授予硕士学位的学位质量总体评价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指导教师、申请人员同事及培养单位工作人员展开的,结果如图1: 图1 对当前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质量的总体评价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图1可以看出,过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质量是比较高的。另一项调查“与其他各种研究生教育模式相比,您是否认同等学力教育”则显示有95·6% 的人认为可以认同,仅4·4%的人认为不能认同。以上调查结果也与论文质量抽查无显著差异的结论相吻合。 2.影响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质量的因素调查。影响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质量的因素很多,问卷调查中着重对学科水平、导师指导、学校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条件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如图2: 图2 影响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培养质量的因素由此可见,导师指导水平是影响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也体现了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的科学性。另一项调查表明63·64%的人认为采取导师指导小组的方式,另36·36%的人认为采取单一导师制。学校管理水平主要是存在在职人员与导师、管理人员有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有时碍于面子,睁一眼闭一眼,抱着“尽可能不为难他们”的态度,有意无意地放松对他们的管理和质量要求。学科水平和科学研究条件是在职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对研究成果(以论文为主要表现形式)有重要影响。 3.学位论文质量取决因素调查。学位论文质量取决因素调查结果表明,赞成决定学位论文质量因素为学员学习态度、导师和学生生源的分别有 99·21%、98·48%和80·83%。证明了学员学习态度是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有的在职人员学习的目的并非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是出于自己学业或职称职务升迁的需要而“混”一张文凭。学生生源主要是指学生来自单位,不同单位的学生科学研究条件差异显著,来自县市级教学科研单位的学生,单位难以提供完成高质量的硕士论文所需的科研条件。
三、提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1.严格论文盲审和原始资料审查制度。学位论文水平是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随机抽查、双盲评审,是加强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的措施之一,同时,在校内每年通报一次学位论文抽查通过率,并根据抽查评审结果确定下一年度是否免查或提高抽查比例。另外为加强学位论文的严肃性,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研作风,学位申请人送交论文时,须做好论文的原创性声明,研究生和导师签名不完整的不得提交,并对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原始资料实行抽查制度。今后还将实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2.改革导师配备制度。导师是研究生的领路人,各项调查结果均表明,导师对在职研究生学位质量影响很大,我校在职人员均在进入开题和论文撰写阶段方配备导师,这主要是因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必须通过全国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统一水平考试方能进入开题和论文撰写阶段;但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后不必再参加全国统一水平考试,因此今后对高校教师可参照在校统招硕士生,在录取时即确定导师。另外必须有指导过一届以上的在校研究生导师方可遴选为在职研究生指导教师,且一个导师在一年内最多可以指导3名在职研究生。 3.创新管理模式。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本单位需要培养的重要后备人才,学校应加强与在职研究生所在单位的沟通,取得在职单位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减轻他们在学习期间的工作负担,为在职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学校为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配备班主任或辅导员,端正学员的学习目的。采取在职单位与学校共同管理在职研究生的双重管理模式,学位授予单位与在职单位共同努力,保证和提高在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3]。 4.扩大培养类型。目前我校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均只能申请科学硕士学位,但这些学员有2/3来自各级医院,仅1/3来自教学科研岗位。因为科研型论文要求是理论性或实验研究,开展研究所需的条件较高,而临床专业学位的论文与临床结合紧密, 可以是导师多年累积的临床经验总结阐述;小样本临床病例分析报告等。同时临床专业学位更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今后可尝试开展在职人员申请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工作。科技的发展和工作的压力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攻读在职研究生,高校应认真对待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针对在职研究生特点,创新管理和培养模式,以实现在职研究生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芳,侯首萍,孔素然.浅谈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现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卷增刊):83-86. [2]张 立,胡新喜.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 湖南农业大学学院(社会科学版),2004,56(3):52-55. [3]刘华奇,肖 宏,漆汉宏,等.燕山大学在职人员攻读研究生学位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教学研究,2008,31(5):404-407.(本论文由://shlunwen.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
相关文章链接:基于论文盲审结果与问卷调查谈医学院校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