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探讨(一)

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探讨(一)

详细内容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承文化精髓的途径之一,在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我们既要教会学生掌握使用英语的方法,更要让学生了解外国语言中所记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语言教学既有工具性,更有人文性和教育性,通常情况下,我们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传统。就是我们在学习汉语时,也习得了汉语所承载的中华文明,因此英语学习不仅是一种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培养跨文化交际则需要语言的帮助,而文化内涵正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这也就意味着高中英语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的难题,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保证外语学习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及方法
1、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在学生获得外语知识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课堂教学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渗透文化教育的场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词汇教学、语法教学进行文化渗透。中英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因此,语言与语义间也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性,如果两种文化对某一事物的评价不同,那么在其文化间进行的交际就会产生冲突和误解,如mouse在中文中是贬义的,而在西方虽有胆小等含义,但还用来表示怜爱之情(suchasMickyMouse),英语教学既要教学生熟练掌握语法,又要让学生理解语法所依托的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是与某些名著有关,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词语的理解:如thecat’spaw猫爪子,有一则寓言说,猴子怂恿猫从火中取栗,约定分而食之,猫每次捞出一颗,猴子即剥开吃掉,结果猴子受惠,而猫爪在火中灼伤,受人利用而一无所得,在英语中常用“猫爪子”来比喻“被人利用而自己并无所得的人”,如果学生在做阅读理解中,不了解这一文化内涵,就会不知所云,错选答案,如Judas’Kiss(犹大的吻,意指可耻的叛卖);如Tomeetone’sWaterloo遭遇滑铁卢之战,意味遭遇到重创和失败,不懂这一典故,对与听力教学或者口语教学都会造成困扰。
再如,有一位学生在写作练习时,想利用比喻句进行创作,他想表达“他游泳游得很棒,像一条蛟龙”,于是他便写出了这样一个毫无语法错误的句子:Heswamlikeadragon.殊不知,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在西方却是一种凶猛、残暴、不祥的动物,例如:Theworkerssaidthattheirbosswasanolddragon.因此,仅仅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而忽视了文化知识,达不到语言交际的真正目的,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寓言等方式传授异域的文化知识,扩展学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