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设定目标
详细内容
篇一:《怎样设定目标(三)——目标设定前的准备》
怎样设定目标(三)——目标设定前的准备
褪墨《怎样设定目标》系列:目标的重要性、如何搞定目标设定和揭示目标失败的种种原因!
一个人的成功不会是奇迹。德州石油巨富亨特(H.L.Hunt)从一个濒临破产的棉农成为一个亿万富翁。当有人向他询问,有什么建议可以给那些想在财务方面取得成功的人们时,他说只有两件。首先,你必须确切地决定你想实现什么。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不曾这样做过。其次,你必须确定自己为此要付出什么代价,并决心付出。
清楚的目标是根本
清楚的目标和目的是任何事业成功的根本,在创建你自己的事业时也毫无例外。如果你不花时间去弄清你设法完成的究竟是什么,那你就注定永远只能把生命耗费在那些别人也在做的事情上。生活如果没有清楚的方向,你要么会漫无目的地兜圈子,要么就会经营一份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事业。你也许能赚些钱,做些有趣的工作,但最后的结果绝不会等同于你有意识地决定后才创办事业所能得到的成就。最终你会沮丧,也许你一路上曾在哪里上错了道。你曾经检视过自己的职业,并扪心自问过:“我究竟怎么会到这里来的?”假如设定目标是如此重要,那为何肯花时间来确定自己想去哪里的人却如此之少呢?部分原因是缺乏如何设立清晰目标的知识。你可能上过许多年学,但却从来不曾接受过如何设定目标的任何指导。人们也普遍缺乏对建立清晰目标的重要性的理解。而那些确实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比其他人做得要好得多。
阻碍设定目标的一个常见原因是害怕犯错。TeddyRoosevelt有一次曾说过:“无论何时遇到决策,你能做的最好的就是正确的事,次好的是错误的事,最差的就是什么也不做。”实际上,设定什么目标都比漫无目的地到处漂浮好。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正往哪里去,那度过的每一天都已经是个错误。你很可能浪费了自己的大多数时间去追求别人的目标。被你资助的那些当地的快餐店、电视广告和公司股东对此可都窃喜不已呢。如果你没想好自己想要什么,那你就是决定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别人一时兴起的念头,而那基本上总会铸成错误。把握自己的激情,确定自己的方向,你就会获得大多数人一生都不曾体验过的巨大的自我掌控感。
很多人认为,一旦他们有了方向,就等于有了目标。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而且这只会造成前进的幻想。“赚更多钱”和“开创一项事业”并非目标。目标是一种明确地、清晰地定义了的可测量的陈述。方向与目标的区别,正如指南针所指的东北方与法国埃菲尔铁塔的最高点之间的区别。一个只不过是方向,另一个却是明确的位置。
定义一个二元的目标
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们必须是以二元定义的。在任何时刻,如果我问你是否达成了你的目标,你必须能够给我一个确定的“是”或“否”的回答;“可能”不能成为
选项。假设你完成了“赚更多钱”这个成果,但你无法绝对地肯定。但对于你此刻是否正在埃菲尔铁塔的最高点,你可以很明确地给我一个二元的答案。关于清晰的业务目标的一个例子就是:你今年四月份的总收入是5000美元或更多。这是你可以计算清楚的,然后在月底,你就能对是否达成了目标给出确切的“是”或“否”的答案。这就是构成一个目标你所需要的清晰的层次,如此你的头脑才能锁定其上,并快速前进。
细节化
设定目标时应尽可能细节化。定下明确的数字、日期和时间。确保每个目标都是可测量的。要么你达成了,要么没达成。定义你的目标,就好像你已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一样。有人说,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它。
把目标写下来
目标必须用一种积极的、现在时的、个人肯定的形式写下来。一个没写下来的目标不过是个白日梦而已。为你想要的事物设定目标,而不是那些你不想要的。你的潜意识只有在目标以积极形式被定义时才会锁定其上。假若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你不想要的东西上,你很可能就会被你想逃避的事物给纠缠住了。表达你的目标,就好像它们已经达成了一样。不说:”我今年要挣30000美元”,而用现在时表达:“我今年挣了30000美元。”如果你用将来时表达目标,就等于告诉自己的潜意识要把成果永远留在将来,而不是掌握在现在。构建目标时要避免模糊不清的词语,比如“可能”、“应该”、“可以”、“会”、“也许”或“或许”之类的。这些词本身就包含着对于你是否能达成所追求的东西的怀疑。最后,让你的目标个性化。你不能为别人设立目标,比如这样:“年底会有出版商出版我的软件。”而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我今年跟北美一家零售出版商签了一份在年底至少会挣50000美元的合同。”
主观目标客观化
如果你需要设置的是主观目标,比如提升自律水平,那怎么办呢?你如何以二元表达这样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用了一个1~10分的等级量表。比如,如果你想提高自律水平,先自问一下你目前的自律水平在1~10分的哪个等级上?然后设定一个达到某个确切等级的目标,还有确定的日期。这能让你测量自己的进步,并对是否最终达成目标有个高度的肯定。
设定目标需要主动出击
设定清晰的目标不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它不会自动发生。你必须采取有意识的行动才能做到。每件事都很肯定,没有什么是模糊的。你不是正向目标前进,就是离它越来越远。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或是稀里糊涂地做,那你基本上就是“漫无目的”的受害者。换句话说,你在用自己的时间为别人的目标服务却还不自知。你傻乎乎地为房东、其它事业、广告商、股东等人拼命赚钱,每一天你稀里糊涂地这么干着,不知道自己正往哪里去,这对你自己
来说就是又往后退了一步。如果你不主动照看自己的花园,杂草就会疯长。杂草可不需要浇水或施肥,只要没有尽责的园丁,它就会自己乱长。同样的,在你的职责、你的工作和你的生活上如果没有自觉而定向的行动,那里也会杂草丛生。你什么也不必做就会变成那样。而当你认真严肃地检视自己身在何方及去往何处时,首要的任务就是把那些杂草根除。
看了这篇文章以后,除非身体力行,否则它对你来说就一文不值。很不幸,最棒的想法并不能给你任何结果。事实上,你不会因为你的想法而得到一分钱,你可能有着世界上最有创意的想法,但想法本身价值为零。你只能通过身体力行来取得成果,而不是光靠空想。为了得到切实的成果,你必须实践你的想法。你必须与它沟通、构造它、执行它,使之成真。
清醒是一种选择
如果你一直在没有重点地开展着你的事业,只是每天早上醒来等着事情发生,那对你来说花点时间决定和写下你究竟想去哪儿就是至关重要的。你还要花多长时间来爬那座成功之梯,到头来却发现它靠错了地方?赶快选好未来的一个点,不管是今后六个月还是五年,然后花上几个小时写出你希望自己到那时成为什么样子。我知道许多人其实并不确定他们想去哪,所以拒绝做任何书面承诺,以便让他们的“保持开放的选择权”。要是你持这种态度,会产生什么样合理的结果?你永远都得不到提升、无法开展你的事业、没法结婚、没有家庭、搬不了新家,等等。除非有其他人帮你做决定。
我曾经有个这样的朋友,现在仍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他把自己生活的控制权交给了别人却不自知。只不过是因为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他便因此不愿花时间设计自己的未来。他的生活由他人支配着,那些人把他们的目标压到他身上,而他也就默认了。问问你自己是否也跟他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要是有个朋友能够随便支配你的生活——你的事业、你的生活状况、你的人际关系等等——他/她就能够完全肯定对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对的吗?要是一个生意合伙人突然出现,在你还未能有意识地决定这种改变是否与你的目标一致时,就彻底改变了你本周的计划,事情又会变成怎样?如果我们没能为自己设定清晰的目标,就会在这样的问题上受害。认清一个真正的机会并采取行动,和在没有自觉地决策的情况下就采取行动完全是两回事。
等着能鼓舞你的东西出现,和期盼天上掉馅饼一样,不过是个幻想。清晰的决策不会自动发生,你始终必须身体力行地让它发生。如果你只是因为不知道想要什么而没有清晰的目标,那就坐下来积极地思考你想要什么。对自身渴望的了解并不是由某种神力赋予你的——你得自己决定。不设定目标就等同于决定让自己成为他人目标的奴隶。
清晰的目标使决策更清晰
你的现实并不会与你的远景匹配得天衣无缝。那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的远景能够让你做出清楚的每日决策,以便让你保持在向目标前进的方向上。当一架商业客机从一座城{为————设定目标}.
市飞往另一座城市之际,它有90%的时间是脱离航线的,但它一直在测量自己的前进的方向并不断调整。目标设定的原理也是如此。保留一张目标清单并不是因为那就是你最终会到达的地方,而是因为它能让你肯定地决定今天该干什么。当别人突然告诉你一个“机会”时,你会知道那是真正的机会还是仅仅是浪费时间。长期的规划塑造了短期的规划。
当你开始朝目标前行时,沿途会遇到许多新鲜事物,你会边走边修改你的计划。如果走到半路,你发现那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也可能会改变你的远景。有缺陷的目标仍然比彻底没有目标要好得多的多。
曾经有人告诉我,每天结束时都要在日历上划掉那一天然后大声说:“我的生命又过了一天,永远也回不来了。”你也试试这个,然后注意一下它会在多大程度上让你更集中。当你结束一天时会感到:“如果这一天还能重来,你还会用同样的方式度过”时,你就会有种感谢的心情,这种心情能帮你集中在对你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当你以一种懊悔或失落的心情结束一天时,你就会觉醒,并设法用不同的方式度过第二天。
在你建立了清晰的、心甘情愿为之付出的目标的第一天,你就会发现你的生活有了可以度量的改变,即使一开始的尝试并不完美。你可以比以往更加迅速地做出决策,因为你知道它们会把你引向或带离你的目标。沃尔特·迪斯尼临终前夜,有个贴身记者守在他的床边,分享他对迪斯尼乐园的远景。这是迪斯尼乐园竣工前六个月的事情。当迪斯尼世界最终开放时,另一位记者对沃尔特的兄弟罗伊说:“沃尔特没能看到这些实在太可惜了。”罗伊答道:“沃尔特是最先看到它的人。所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它。”清晰的目标能让你达成H.L.Hunt的成功公式的前半部分。凭借设定你渴望的目标、把它写下来、每天回顾,你就能用聚焦的力量把目标变成现实。
篇二:《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所谓志,就是指—个人为自己确立的“远大志向”,确立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是生活的灯塔,如果失去了它,我们在生活的航线上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目标是干涸的沙漠中的一汪清泉,给人们带来希望;目标是黑夜过后的曙光,指引人们走向黎明;目标是寂寞寒冬中的一轮太阳,给人们带来温暖。确定了人生的目标,让我们可以选择生活的道路,进而更好地够掌握、控制自己的人生。
说起人生目标或许会给人一种空泛高远的感觉,但是我想说目标不是那种只可远观的、模糊的,而是具体的。给大家说个身边的例子:我的室友,通荣说,他的目标是唱歌唱歌再唱歌;小刚说,他的目标是热恋热恋再热恋;阿泽说,他的目标是把妹把妹再把妹;龙兴说,他的目标是祛痘祛痘再祛痘;王庆说,“嗯,我的目标是当一名深沉深沉再深沉的偶像”;我的目标是„你们猜?„长高长高再长高。当然这只是玩笑话。人生目标可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如果—个人没有长远目标,那么他的人生将是盲目的,—切的努力都将是无用功。但如果—个人没有短期的目标,那么他不知道自己每天将要做些什么,脚步不知道朝什么方向迈出。将人生的长远目标划分成—个个节点,就成了每—个时期的短期目标,仿佛人生的驿站。所有的短期目标都指向同—个方向,为长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这就是所有成功的人所遵循的公式。目标没有贵贱之分,一次比赛由预赛进入决赛可以是我们暂时的目标;考计算机二三级、英语四六级也可以作为我们的目标;锻炼自己的口才、授课能力,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亦可以作为我们的目标。
没有目标的人只能闭上自己的双眼或者移动自己的视线,然后捂住双耳,企图忽略别人的进步,最后进行自我安慰,对自己说:没事,我也在进步,这岂不是一个现代版的套中人——别里科夫?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没有主题剧本,不知道下一个场景该如何演绎;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是没有舵的孤船,飘忽不定、搁浅、最终被大海吞没。有了目标,人生就变的充满意义,—切似乎明朗地摆在你的面前。什么是应当去做的、不应当去做的、怎么去做、为什么而做、为谁而做,所有的要素都是那么清晰而明确。于是生活便会添加更多的活力与激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我们确定前方的目的地后,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踏着自己坚实而充满自信的脚步一步一步的向着前方前进。我们不仅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
篇三:《设定目标乃是成功之基石》{为————设定目标}.设定目标乃是成功之基石
一
导入:你真的很渴望成功?那么,你认为什么样才算成功呢?实际上,不同的人对成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人认为学业有成才是成功,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才是成功,有人认为建功立业才是成功,有人认为家庭美满幸福才是成功,有人认为加官晋爵才是成功„„总之,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尽管每个人对成功的看法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成功就是达到既定的有意义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无所谓成功。
范例:——1952年7月4日清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位34岁的妇女跃入太平洋海水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的话,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这名妇女叫弗罗伦丝·查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全身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了。她仍然在游着。
15个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冷,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离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几十分钟后——从她出发算起是15个小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又过了几个小时,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却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能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查德威克一生中就只有这么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为————设定目标}.
探究:查德威克第一次横渡卡塔林纳海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给你什么启示?”
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的地。如果那天没有大雾,她就不会丧失信心而放弃最后的努力。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要确定一个清晰可见的目标,因为目标是人奋勇向前的动力源泉。
范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然而,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方。但是自从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之后,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塞尔人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探究: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我觉得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对沙漠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而对现实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
二
范例:——世界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一段无聊彷徨的岁月,一段漫无目标的生活。有一次,他漫无目标地出了家门,搭乘了一位农民的马车。疾驰中农民问他去哪儿,洛克菲勒用惠特曼的诗句回答说:“我将去我喜欢的地方,让漫长的道路将我带到遥远的地方”。农民满脸惊讶地问了一句:“你没有一个目的地?”说完命令他下车,并严厉地对他说:“游手好闲之徒,你应当找份正当的职业,挣钱过日子。”农民的话让他警省,从此他立志干一番事业,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他经过多年奋斗,终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石油帝国。他经常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说,人生不能没有目标。
归纳: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我认为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个人要想成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首先要为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假如有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你问船长:‘船在哪里靠岸?’船长说:‘我不知道。’你说这艘船最终会停在什么地方?假如有一个神枪手拿出一支枪准备射击,你问他:‘靶心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你说他能击中目标吗?假如你坐上出租车,出租车司机问你:‘你要去哪里?’你能说:‘我不知道’吗?
三
范例: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
那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那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的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归纳: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你看树立目标对于一个迫切想成功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四
范例:龟兔赛跑新版。龟兔赛跑的经典故事,又有了几个新的版本,这里只说第二版。说兔子自从第一次比赛,因为自满和偷懒而输掉了之后,一方面很没有面子,另一方面,也关起门来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并且给自己约法三章:第一,决不服输;第二,决不自满;第三,决不偷懒,全力以赴。一个月之后,兔子又找到了乌龟,要求再比赛一场,乌龟勉强同意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在老虎、猴子、大象等动物的监督公证之下,比赛开始了。发令枪响过之后,兔子一溜烟地飞奔而去,而且,一路之上,兔子不断地自我激励:“我是最棒的!我加油!我一定能成为第一!”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乌龟这一次又获得了第一名,兔子又输掉了!
为什么?
答案是:兔子跑错了方向。
归纳: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方向或者跑错方向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都坚信“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汗水=成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笨鸟先飞”等等成功的格言,殊不知,这些必定成功道理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上,那就是——正确的方向。
什么是正确的人生目标呢?正确的人生目标必须符合两个标准。第一,必须有益于社会,不能有害于社会;必须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推动作用,而不是起阻碍作用。第二,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就是与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等相符合,不能超越自己的客观能力等条件,望尘莫及。
五
范例: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告诉了众人这样一个成功的秘诀:我刚开始参加比赛时,总是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
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后来,我改变了做法。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线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