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话题作文范文>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怎样的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怎样的

详细内容

篇一:《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视同统一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的精辟概括。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一个人没有精神不行,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更不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

命力。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开始一次次地面临着世界列强的欺辱,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抗争,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回顾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之所以能最终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能自信地挺起我们的脊梁,就是因为我们有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强支撑。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遇到过无数艰难险阻。正是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熔铸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得以经受住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一直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俞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

从历史中看爱国主义是永恒主题。历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历史知识本身就充满爱国主义的内容。懂得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会由衷地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每一个时期都涌现出许多光辉灿烂的文化。商朝的青铜制造和青铜艺术以及天文历法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秦朝的兵马俑和万里长城,汉朝的造纸术、勾股定理、张衡的地动仪、华佗的“麻沸散”,隋唐时期赵春的赵州桥、《唐本草》,宋元时期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无不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尤其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标志——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

表明了中华民族以自己的智慧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培根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项发明已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马克思也说:“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四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通过对这些优秀科技文化的了解,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

华民族不但以勤劳、智慧著称于世,而且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这体现在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爱国事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光辉灿烂的篇章。民族英雄戚继光领导戚家军抗击倭寇、郑成功勇逐荷兰殖民者光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勇破洋枪队、邓世昌勇撞日军旗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狼牙山五壮士抗击日军等事迹,反映了中华民族富于反抗、追求民主自由的爱国主义传统。在近代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为祖国的兴盛和进步,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各个少数民族积极学习中原先进的封建文化,加速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中原汉族政权也积极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我国历史上不仅有汉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也出现过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各民族之间虽然有战有和,但和平是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战争是支流,是短暂的。

虽然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罪行,从清政府到北洋军阀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者为保住自身的反动统治,不惜出卖民族利益、国家主权,与外国侵略者相勾结,共同镇压人民群众的爱国运动。但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力量下,他们永远无法得逞。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这不仅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判断是非的政治原则,分清善恶的道德标准,而且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需要广泛深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社会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要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性工程。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而现在在校学习的学生再经过十年八年即将走上社会,他们是新世纪的主角,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将由他们去绘制,变成为现实。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爱国感情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并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这对于培养青少年具有爱国的情感、志向和报效祖国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国民族的素质,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这样才能推动全体人民奋发前进的,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和建设过程中,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而有的人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都不成熟,极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一部分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让我们回想一下吧,范仲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些反映了古代仁人志士的救国救民的思想,所以“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

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要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需要随时代而不断丰富、发展。“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要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与光明的前景,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四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使我国改变了民生凋蔽、满目疮痍的面貌,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天,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都越来越自觉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

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已经和正在为祖国的统一和强盛做出贡献,而且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社会主义的朋友。为了促进国家统一大业,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我们并不要求所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赞同大陆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他们赞同“一国两制”,我们就要同他们加强团结。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人民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也是统一的。世界上只有具体的、相对的民主,没有抽象的、绝对的民主。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取决于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有者根本区别。民主建设是一个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又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争取人民民主而斗争。现在,我们仍然在为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行不懈的努力。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建设和管理自己的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内容。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

在当代,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和平演变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剥夺我国人民主宰自己国家命运的权利,使中国变成西方大国的附庸。如果失去了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也就失去了人民民主,并且从根本上失去了人权。所以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要勇于同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团结、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要自觉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辛勤工作,促进安定团结,促进建设和改革,将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此外,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一叶障目而不见真理。高烧导致的狂热,爱国外衣下的狂热,不比那些地震或者海难更可怕?拒绝日本人入内是爱国吗?不吃麦当劳是爱国吗?仅仅因为去了靖国神社,姜文就被不问青红皂白地指斥为汉奸,一篇篇的讨伐檄文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向他飞来,漫天的唾沫背后,似乎一切关于靖国神社的行为都意味着与日本军国主义亡魂的纠缠。当爱国以如此敏感和狭隘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究竟应该庆幸还是悲哀?居心叵测的推断,无聊的口舌之争,又让我们在多大意义上接近爱国的精神内涵?还有,赵薇不认识日本

篇二:《谈一谈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谈一谈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遥想当年,长征、抗战、三大战役,南昌城头燎起的星星之火烧遍了整个中国,无数爱国志士加入到战斗队伍中,为取得胜利而付出着;今时今日,在国家危难之刻,仍有无数的爱国之人为国家、为人民而付出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顷刻时间,地动山摇,当我们终于得知震中的位置时,全中国人民的心都牵挂着那个坐落于山间美丽的地方——汶川。13万大军集结在那片曾经的世外桃源,用他们的双手来援救我们的兄弟姐妹。废墟下也有他们的至亲至爱,可他们没有时间去顾去管。他们又何尝不想救出自己的家人、爱人,但却选择了去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民。现在我仍然能够记得那些舍弃小爱,完成大爱的英雄们:他没有时间去救已怀孕的妻子,仰天长啸:“宝贝,对不起,我是一名军人”;他没有能将父亲从废墟下救出,只跪在废墟上匆匆叩了几个头就又投入到新的救援任务当中,甚至没有时间去悲伤、去流泪;18岁的严情勇带病救援直至昏倒,排长牛玉新为救群众被轰然倒塌的墙体砸成重伤;北川人武部政委钟良军腿部粉碎骨折后仍然坚持指挥;济南军区某空军部队15名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实施伞降;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和武警水电突击队的官兵背着炸药艰难的行进在山间,你可知道一个轻微的碰撞那些炸药就会带走他们年轻的生命;邱光华、王怀远、李月、张鹏、陈林、武文斌,甚至将他们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里。是什么让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选择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是一颗心,一颗爱国之心;是一种情,一种爱国之情。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另外一些事。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在我们为迎接奥运而欢乐庆祝时,火炬在国外的传递却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一些所谓文明的西方国家企图耍些小手段来破坏他们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会给他们造成很大压力的北京奥运会(当然他们是不会承认的,但聪明的人都会发现这一事实:他们怕了。所以他们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自欺欺人)。很庆幸,我们让他们失望了。残疾姑娘金晶用她娇弱的身躯告诉世人,XX国魁武的警察居然不如一个柔弱的小姑娘;西安小伙子李洹用他流利的口才向世人证实XX国的政府竟然轻而易举的遭到人民的质疑,仅仅是因一个外国人的演讲......是什么让他们有这番勇气只身一人与“恶势力”对抗呢?难道不是一颗爱国的心和一种爱国的情吗?

我又联想到了两个画面。5月19日14时28分,为表示对地震中逝去的同胞的尊敬与怀念,举国默哀三分钟。我想我忘不了默哀完毕后人民自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呐喊声:“汶川加油,中国加油”。句句至今仍震撼我心。在那之前,我从未觉得我们的同胞是如此的可爱;当火炬传至美国洛杉矶时,全美国的华人都早早聚集在那个“天使之城”,高举手中的五星红旗,使其汇成红色海洋。在那之前,我从未觉得我们的国旗是如此的美丽。当然这些也来源与那颗心和那种情。

说到这爱国,我们老百姓到底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爱国呢?也许你会说抵制日货,当然,日本人曾经那么丧尽天良的残害我们中国人,我们对他们恨之入骨,抵制他们的东西是应该

的,但爱国仅仅就是如此了吗?可以说这是你爱国的表现,但你不觉得这样做会有些片面有些偏激了吗?马克思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两方面的,要正确的看待问题,现在的日本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世界地位都排在我们之前,难道我们中国人不买他们的东西就能超过他们了吗?恐怕不然吧。相反这样做还很有可能给我们造成一定的坏处。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越王勾践为能够报仇雪恨忍气吞声,终有一天将吴王打败,难道我们不能从中学习到什么道理和精神吗?难道我们不可以虚心学习日本人成功的秘诀然后自我强大最终把日本人狠狠地踩在脚底下让世人都知道中国就是比日本强吗?难道我们不该好好想想如何做才是更好的爱国吗?当然我不能说抵制日货的人是不爱国的,只是我觉得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那么,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呢?我想唯一能做的、最有效的就是好好学习了吧,为中国之崛起而学习,也许你会觉得它空,我想说它不空。今天的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好与坏都与祖国密切相关。无疑,我们的优秀成绩就是对祖国最好的爱。

2011年我们经历了很多,但我们都一一挺过来了,我相信我们中国人的爱国心不会就此停止,我们中国人的爱国情也不会就此消失,我们会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强大。悠悠五千年,泱泱大中华。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一东方巨龙,载着秦关汉月,唐疆元界的战鼓声,载着高峡出平湖的澎湃诗篇,载着改革开放的旗帜,载着中华民族的憧憬,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迅猛飞奔,我要说,生长在祖国和平年代是我们的幸福,成长在祖国的美好今天是我们的自豪。怀着这种追求,我要把握机遇,努力向前。让中华五千年的浩然正气在青春的火焰中闪现,让我们爆发全部的激情,贡献所有的潜能,为祖国母亲的繁荣富强努力拼搏,共同奋斗吧!

篇三:《谈一谈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视同统一的事业。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俞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不但以勤劳、智慧著称于世,而且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这体现在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爱国事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光辉灿烂的篇章。民族英雄戚继光领导戚家军抗击倭寇、郑成功勇逐荷兰殖民者光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勇破洋枪队、邓世昌勇撞日军旗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狼牙山五壮士抗击日军等事迹,反映了中华民族富于反抗、追求民主自由的爱国主义传统。在近代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为祖国的兴盛和进步,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各个少数民族积极学习中原先进的封建文化,加速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中原汉族政权也积极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我国历史上不仅有汉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也出现过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各民族之间虽然有战有和,但和平是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战争是支流,是短暂的。

虽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罪行,从清政府到北洋军阀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者为保住自身的反动统治,不惜出卖民族利益、国家主权,与外国侵略者相勾结,共同镇压人民群众的爱国运动。但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力量下,他们永远无法得逞。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这不仅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判断是非的政治原则,分清善恶的道德标准,而且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与光明的前景,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四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使我国改变了民生凋蔽、满目疮痍的面貌,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人民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也是统一的。世界上只有具体

的、相对的民主,没有抽象的、绝对的民主。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取决于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性质。我们仍然在为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行不懈的努力。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建设和管理自己的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内容。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

在当代,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和平演变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剥夺我国人民主宰自己国家命运的权利,使中国变成西方大国的附庸。如果失去了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也就失去了人民民主,并且从根本上失去了人权。所以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要勇于同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团结、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要自觉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辛勤工作,促进安定团结,促进建设和改革,将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爱国从来需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口号和空谈。从自身作起,从细节作起,也许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爱国需要万众一心的凝聚力,需要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正在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其前途和命运已经史无前例地融入了世界的格局。面对百年以来沉重的历史负荷和千年际遇,冷静、团结、开放和自尊成为我们爱国必须的心态。

篇四:《关于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调研报告》

关于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论文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政治、道德涵盖的内容都会发生质的变化,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爱国主义始终是思想教育中永恒不变的主题。那么,何为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呢?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行报国之志。同时,爱国主义也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发扬爱国主义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涌现出岳飞,文天祥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流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

这些爱国主义民主精神的生动写照,无不体现了爱国主义所特有的高度凝聚力和民族自尊感。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日近代史昭示我们,要改变贫弱受欺,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奋起抗争,奋发图强,从列强侵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举起了团结御侮。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无数中华儿女和爱国志士,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前仆后继。历史艰辛,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颂歌。

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得以继续下来。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因为他们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深深地扎在中国久远的历史土壤之中,它是中国各民族之间友爱相处的凝聚力量,使整个中华民族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亲密团结的统一整体,对我们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理性要求,爱国体现着对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的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它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自强不息,成为一个勤劳刻苦、酷爱自由和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民族,都需要爱国主义精神来支撑和凝聚。

二、问卷发放情况与分析

(一)问卷发放情况

2011年10月22日,我组人员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认识进行了全面调查,分工明确,共同努力。本次调研问卷共发放了100份,实际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

(二)具体内容

第一、关于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知识了解多少{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怎样的}.

当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方面的知识了解的情况,经过调查,结果显示如图一:

图一: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方面的知识了解程度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有70%的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知识了解很多;有20%的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知识了解一般;有8%的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知识了解不多。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知识的了解还很全面的,但仍有待进一步的学习、深入和提高。青年大学生应主动积极的了解有关爱国主义的知识,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为了进一步了解青年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关注和了解,我们又对大学生是否

愿意了解民族精神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二:

愿意无所谓不愿意没兴趣

图二:大学生对民族精神了解的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大学生非常愿意了解有关民族精神的知识;但是有12%的大学生不愿意了解;竟然有7%的大学生感到无所谓。这说明有一部分青年大学生对民族精神毫不关心,这种情况非常严峻,亟待解决,应该让当代大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第二、大学生对现阶段在校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的评价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具备正确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对现阶段在校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做出了这样那样的评价。经过调查,当代大学生对此的评价,结果如图三:

图三:大学生对现阶段在校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有78%的大学生对现阶段在校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非常满意;有12%的大学生可以接受现阶段在校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对此现状比较满意;还有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急需改进这种现状;另外,有3%的大学生对现阶段在校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不是很满意,认为缺陷明显,应逐步改进。从中也可以欣喜的看到,有多数大学生还是在关注爱国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发展。

第三、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民族精神

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忧患内容,但其共同的一点,就是会表现为:心系国家安危,情牵黎民百姓。这种忧患意识使中华民族有很强的整体认同感,有荣辱与共、患难与共的情怀,有无以为国,何以家为的先国后家、先人后己的高尚风格,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行为准则。

这种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铸造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的崇高抱负和追求。像爱国诗人屈原,虽身临厄运,仍萦萦于天下苍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在煌煌唐诗中,也透露出这种鲜明的人民性,像以布衣忧国而著称的杜甫,写出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无限同情。读了这样的诗篇,一定会陶冶人的性情,从心底产生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有着良好的民族精神意识,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应继续发扬下去。

第四、对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关系的理解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例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胜利。这种伟大精神,不仅鼓舞着中国人民在抗战烽火中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惊天动地的伟业,而且它本身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升华。抗日战争已经载入史册,而在抗日战争中获得丰富和发展的伟大民族精神,将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可以说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显示巨大威力最生动的写照。

三、总结

(一)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是人民民主团结祖国统一的向心力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产生过矛盾和战争,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分裂局面。抗战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使我们整个民族迸发出异常卓越的智慧,表现出了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化劣势为优势的神奇创造力。面对军事上敌强我弱的严峻局面,以毛泽东同志为

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站在爱国主义立场上,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源远流长的民族智慧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方针和一系列战略战术原则,指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弱胜强的抗战道路。这事固然有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原因,但作为道德规范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人们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不愿意祖国分裂,团结统一成了人们在分裂期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今天出于种种原因使得台湾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而作为高校生的我们更应该团结在爱国主义这面伟大的旗帜下,为祖国的统一贡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

(二)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是保卫祖国的动员力量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外族入侵,如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那种与祖国同生死、共患难的民族精神,犹如冲天的号角在中华儿女的心头鼓荡,激起了我们整个民族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中华民族面临存亡威胁的重要关头,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着中国人民创造了英勇豪迈的爱国主义业绩,来自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有着很大的威胁,我们要有一腔爱国热情,这样我们就会有“使得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情壮志,作为高校生的我们,更应该以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去建设祖国,这样,我们就有与资本主义列强叫板的底气。

(三)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是建设祖国为祖国争光的鼓舞力量

我们的祖国曾有着极其文明的过去,在近代却因一些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导致了今天落后的局面。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严重压力,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推行西化、分化战略的严峻挑战,面临腐朽思想文化影响侵蚀加剧的严酷考验,面临改革发展新的难题不断增多的严重风险,等等。这就需要通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帮助人们铸牢精神支柱,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振奋起整个民族的创造热情,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

篇五:《浅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浅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

摘要: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上下五千年,爱国主义

是一条粗重的红线贯穿其中,艰苦奋斗,创造灿烂文化,抵御外来侵略,推进社会进步,爱

国主义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没有爱国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过去、今天和未来。无论在任{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怎样的}.

何时期,任何时代,社会都应该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肩负着社会

的责任与国家的希望,因此让大学生树立理性、正确、积极的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笔者将从爱国主义的解释,大学生为何应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如何树立和践行这种思想三

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即人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及为她的独立与富强而斗争的献

身精神。爱国情愫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远古时代开始,先辈们生于斯,长于

斯,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

创造了文化,积累了文明。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文化的熏陶,又为促进文明奋斗着。

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

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爱国主义有不同的政治

内容。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涌现出岳飞、

文天样、郑成功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近观中国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

民地的历史深渊。同时,每一次战争也使中国人产生震惊和民族危机感,爱国主义的精神日

益增强,“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切问题无不与这一主题息

息相关。无论是郑观应等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等倡导的“教育救国”、“科学救

国”,还是邹容等追随的“革命救国”,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

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皆是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日近代史昭示我们,要改变贫弱受欺、

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奋起抗争,奋发图强,从列强侵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

就举起了团结御侮、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

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无数中华儿女和爱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略,前仆后继,

历尽艰辛。”[1]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凯歌。正是爱国主义产生的高度凝聚力和民族尊严

感,才有了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