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研发从珍珠成为项链(一)
详细内容
IBM的研发方向同所有高科技企业坚持的一样:市场导向。就单个研发中心来说,设计一套机制促进研发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对分布在全球的研发中心,则形成了一套网络化的整合管理系统。
IBM研发人员在过去12年里为IBM创造了28000多项美国专利,长期稳居所有IT公司的专利数的榜首,专利总数比后面所有公司的专利加起来还要多。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IBM的明珠们发明了许多技术,却并没有在自己的产品中应用这些技术,至少不是最先应用这些技术。
“造成这种局面的障碍之一,就是IBM大而全的产品部门各自独立,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制造,基本上都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状态,由此而产生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研发力量的严重重复和浪费。”IBMi系列全球首席科学家FrankSoltis博士说。
为什么不能改变这种思路呢?为什么不能在公司内部实现一定程度的“技术共享”呢?这种挑战沿袭多年的传统做法的思路,很快在IBM内部得到了共鸣,2005年,IBM各个系列的服务器迅速地拧在了一起。
IBM想要打造的不是一个唯研究而研究的科研团队,而是一个嗅觉灵敏、随需而变的组合团体。
市场导向的研发团队
由于与产品部门沟通不畅,一些研究成果只能躺在实验室里的例子在IBM也是存在的。
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全球研发部总裁保罗・霍恩(PaulM.Horn)说,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IBM有一项很好的技术可以取代现在的路由器,但由于没有及时与产品部门沟通,并没有推到市场上来。
2002年,错失了主导该技术市场良机的IBM在研究院内组建随需应变的创新服务部。该部门的科学家以顾问身份直接与客户合作,收集客户的实际需要和遇到的问题。保罗・霍恩认为,要保证研究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就必须与产品部门共同研究产品,紧密协作。
IBM的研发方向同所有高科技企业坚持的一样:市场导向,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保证研发与市场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