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练掌握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
详细内容
[摘要]认真研究教材,透彻理解教材,熟练掌握教材,对教材精心组织,抓住重点难点,科学而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灵活生动地讲授,不断总结探索,才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材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具体地阐述教学内容的教科书,它既是学生学习本门学科而选择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和事实,又是教师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依据。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能透彻地理解、熟练地掌握、合理设计和精心组织教材的全部内容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一、研究教材规律,熟练掌握内容
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研究教材规律,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讲好课的前提。
1.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指既要有科学性、系统性,还要有思想性和高度的责任性。作为医学学科的一门教材,它具有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高度统一,突出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容,反映了这一学科最新成就,具有实用价值,有助智能发展。必须研究教材的这些规律原则,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熟悉并掌握其内容,发挥课堂教学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既要明确教学目的,如实讲授学科内容,组成知识相互联系、相互印证的链条,也要因地制宜,在不脱离教学大纲的原则下,去分析修正教材中错别字,不完整、不准确的语句,充实不同版本、不同专业的本学科教材中的精华部分。
2.要占有大量资料。在讲授某专业某一教材时,除熟练掌握其内容外,要研究本学科其它专业或不同版本、不同层次的教材,了解其教材内容的过去、区别及其进展,还要阅读与本学科关系密切的边缘学科的参考资料。知识狭窄授课会干巴巴,不利智能开发;博览群书、占有大量资料,才能做到“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的要求,但不能喧宾夺主、哗众取宠、卖弄知识而无针对性,脱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比如解剖学有关内容结合临床是必要的,会吸引学生兴趣,但要有分寸,适可而止,不能讲成临床课而脱离大纲和内容。
3.要能脱稿授课。脱稿上课是指不看教案教材讲课,而不是不要教材教案。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弄懂教材,吃透教材,其次要精心备好教案,铭心熟记,才能做到脱稿授课且游刃有余,这也是当教师的基本功。初上讲台会有困难,不必要求,但同一学科授课多年,能脱稿授课很有必要,一能使教师主动发挥,动以手势,声情并茂,产生吸引力。二使教师视线始终面向学生,密切注意课堂反应,及时调整讲解内容的深度难点,并提醒不注意听讲的学生。三可激发学生学习、效仿熟记内容,并产生对老师的敬慕尊重。照本宣科决不可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脱稿授课不能打乱教材内容顺序,不然会使学生茫然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