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刍议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一)

刍议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一)

详细内容

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完成高校新时期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团队精神,是个人在实现自身理想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与组织成员的统一性和不可缺性,自觉以组织利益和目标为重,并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自愿主动与组织成员积极协作,使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得到有机的统一。它是所有成员的理想、价值观、道德标准、工作态度的整合及其在组织纪律、作风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其精神内涵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仅从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来看,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已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饥不择食”转为“挑肥拣瘦”。其中就把“团队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伴随着知识经济步伐的加快,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呈现出各种学术、信息、文化的交叉。任何一个项目的完成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得以实现的,它需要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因此,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已成为当代教育者的共识。长期以来,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效果并不突出,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团队意识,要么仅仅注重个人的发展,忽视团队的作用;要么缺乏个性、随波逐流,在竞争中被淘汰。这种现象在近年来更加明显的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些任务的实现,都体现出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之所在。
  那么,要实现《意见》中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这一目标,如何从团队精神的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寻找结合点?
  1.通过教学活动,特别是“两课”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团队精神的培养。高校教师都担任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的知识、人格、做事方法、对事物的态度等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自觉的加强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自觉地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政治理论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这无不蕴含着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教师应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逐渐的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竞争协作观念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2.开展各种思想政治讲座,有针对性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除了完成教学计划的内容之外,高校应该有针对性的举行各种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思想政治讲座、座谈会、心理健康教育课等,通过专家理论讲解、事例展示、互动交流的方式,有效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促进它们相互关爱、相互理解、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