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的人性因素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应以经济人性正义化为切入点,因为经济人性正义化体现企业个性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双重属性,是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历史证明,单一发挥经济人性只会偏离企业的社会责任。人性体系中道德人性的淡出已从根本上导致社会主体对社会责任的漠视,经济人性正义化机制构建尤为重要。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经济人性;道德人性;人性黏性
一、立足人性维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一)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原因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提出是一种“信念解放”,有利于摆脱西方主流经济学主张的“利益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利益”的错误思想,为新价值准则和新价值目标的确立奠定新的理念。这种“信念解放”和这些新价值准则及新价值目标在现代社会尤为必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对提升全社会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在实践中的落实有积极意义,但多数研究者忽视社会责任内容的动态性及决定其动态性的最本质因素——人性因素的研究。在社会责任的落实上,尤其是制度保障机制上,也缺乏对挖掘支撑或决定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人性因素的研究。
(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离不开人性前提
不同的人性意识、人性结构、人性选择都直接决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程度。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的经济人是抽象的人,人性是抽象的人性,单独强调众多人性中的经济人性,带有主观性、片面性色彩,意欲强调经济人性的永恒。而马克思提出人是现实社会中从事一定活动的个人、是历史的人、现实的人,人性也是整体、客观、动态的。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动物,人或人性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尤其是人的生产实践对人具有什么样的人性、成为怎样的人起决定作用。同时,马克思认为经济人性仅仅是人性体系中的一种,人性体系包括经济人性、道德人性等。这为通过完善人性体系结构、实现人性体系的动态均衡、实现社会责任的提升奠定理论前提,这也是本文立论的关键。
(三)经济人性正义化是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
1 从经济人性正义化内涵角度看,经济人性正义化是对企业微观主体经济人性发挥的一种规范。规范机制是将古典经济理论的两个前提——“道德”和“制度”找回并内化于道德人性和制度人性(人们信仰制度、遵守制度的品性)中,实现人性体系中经济人性、道德人性及制度人性的动态均衡。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人性的正义,保证企业追求目标、手段、过程及结果等符合公正理念。经济人性正义化是抑制单一的经济人性发挥的过程,也是实现人性全面发展的过程。
2 从人性结构角度分析,经济人性正义化机制具有均衡性。经济人性是行为主体自发地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本性,体现利己本性,具有排斥力;道德人性是行为主体利他本性,体现一种“善”的付出,具有吸引力;制度人性是指行为主体信仰制度、自觉遵守制度及创新制度的本性,外显对制度的信仰、维护及“自律性”,体现一种正义力。多元人性的融合将人置于排斥力、吸引力和正义力于一体的永恒状态。就企业主体而言,这种状态可支撑企业个性存在和社会存在两种属性的恰当实现。实践证明,经济人性、道德人性、制度人性的融合是企业担当社会责任的关键。
3 从社会责任内涵与人性的关系看,意识归根到底是由人性决定的。人性体系结构、人性选择及不同人性发挥程度等直接决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及实践。因此,经济人性正义化工程建设是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企业社会责任无外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教育责任、文化责任、环境责任、自行裁量责任(慈善捐赠等)等内容。企业经济责任需要经济人性的发挥来实现,企业法律责任需要制度人性的维护,企业伦理责任依靠道德人性的保障,若三种人性综合发挥,企业的教育责任、文化责任、环境责任、自行裁量责任(慈善捐赠等)也都能得到较好体现。所以,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是经济人性、道德人性、制度人性等全面发挥、相互监督、共同制衡下的客观结果。
二、立足人性视角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机制
(一)回归与落实人的主体理念
主体性理论强调人是思维主体、道德主体、价值主体和精神生活主体。实践证明,单一发挥经济人性必然产生人的主体性淡化而藐视社会责任,其社会表现即是派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希尔施认为,“作为社会组织机制,自利原则是不完全的,只有将其与一种支撑性的社会原则相联系,它才会有效率。”这说明,企业将完全自利作为拇指规则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融入社会中,将社会的共同需求与企业的经济责任融为一体,方显效率。回归人的主体性的出路就必须摒弃单一的经济人性理念,强调人性全面发展。回顾经济理论,从新古典经济理论开始,西方社会就逐渐开始忽视人性体系中客观固有的道德人性和制度人性的作用,导致距离人的主体理念越来越远。如何在发挥经济人性同时找回道德人性和制度人性而使人性全面发展,这是人的主体理念回归与落实及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经济人性正义化才能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并能主动践行。恩格斯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与合力”理论中,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及人合力的作用,他认为:“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产物。”从人性角度看,经济人性正义化就是“合力”,即经济人性和道德人性及制度人性等共同作用力的集合。因此,如何构建经济人性正义化机制是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
人的主体理性回归,即实现经济人性正义化必须关注人性的培养与提升。不仅要注重将企业员工的人性培养作为社会性构想,进行人格锻炼和提升,实现其行为和精神的自律,更要注重企业人格化主体(董事长、厂长、经理等人员)的人性展现。因为企业人格化主体的品行具有强大的引领效应、示范效应和组织效应等,其经济人性正义化程度直接决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及践行程度,可规划并传导出能代表价值观、作风、习惯等不同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直接引领所有员工经济人性、道德人性和制度人性的全面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