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战略>湘西狝猴桃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

湘西狝猴桃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

详细内容

  摘 要:依据产业集群竞争力内涵,结合湘西狝猴桃产业集群的特性,从集群方面、群内企业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湘西狝猴桃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级指标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随着社会经济需求的增长,湘西狝猴桃作为全国三大产地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

  关键词:湘西狝猴桃;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帮助产业集群更好更快地发展,而且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也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需求的增长,湘西狝猴桃作为全国三大产地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本文主要针对湘西狝猴桃产业集群的特点,在产业集群竞争力含义的基础上,建立较为全面的、具有动态特征的印刷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指标体系是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所以需要建立一套严格而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鉴于此,指标评价体系的设置应恪守以下原则:
  1.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应以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为指导,使之能科学准确地反映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内涵。在数据获取上要考虑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对于在评价分析中确实有重要性的定性指标应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其赋值,保证其可信度,以减少主观臆断中的误差。
  2.完整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
  指标的设置必须考虑到集群竞争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不能简单地罗列堆砌,需要突出集群中狝猴桃加工企业自然条件、价格成本、创新科技的特点。
  3.稳定与提高相协调的原则
  适当选择一些既与当前的集群竞争力相关,又能反映未来发展潜力、对未来的竞争力起促进作用的指标。例如,创新能力将成为集群吸引高素质人才和外来资本的决定性资源,与此相关的指标就是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的指标。
  
  二、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尽管竞争力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但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统一的评价方法和分析框架。本文根据纵向结构观点(Manuel,2001):产业集群竞争力是集群内三个层面竞争力的综合:企业层面的竞争力来源于所有企业及其之间的关系作用;集群层面源自于集群的组织管理、联合行动、相互信任、经济外部性等的作用;国家层面来自于集群所能利用的宏观经济、政府支持行为、政策体系等的作用,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指标:
  l.集群方面,主要是考察集群的组织结构是否健全,集体效率的高低,企业的地域集中程度等方面。
  2.集群内企业方面,主要考察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营运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3.集群所处环境方面,主要自然环境、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
  
  三、湘西狝猴桃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的说明
  1.集群方面的指标
  集群的一个特征就是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集聚,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形式使集群中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性,因而该指标下设置的二级指标为网络关系结构、集体效率、集聚程度。
  网络关系结构考察集群的空间分布及产业链的完整性,下设空间分布和组织结构两个软指标,需要通过市场调研或专家评判来使其量化。空间分布通过交通干线、信息网络、城市体系等方面体现。组织结构通过产业体系是否完整,产业链条是否完整,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描述。
  聚集程度下设的地均产值系数和集群内龙头企业相对比重两个指标均为硬性指标,计算公式是:集群地均产值系数=集群产业总的生产总值/占地总面积,集群内龙头企业相对比重=集群内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数/集群内企业总数,集体效率主要通过龙头企业获取集群效益的收益率来衡量,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龙头企业获取集群效益的收益率=average[(Ri- Ri’)/ Ri,, ]其中Ri表示第i个主导产业进入集群后的收益,Ri’表示第i个企业没有进入集群的收益。另两个指标主要体现了在知识外溢方面集群的整体效率。
  2.集群内企业方面的指标
  企业组成产业和集群,因此企业竞争力是集群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本文从企业规模竞争力、企业经营竞争力和企业创新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企业规模竞争力选择企业数量和龙头企业数量来进行衡量,这表明企业数量尤其是骨干企业数量越多,企业规模水平越高。企业经营竞争力反映经营效果,根据狝猴桃产业特点选择八项指标。狝猴桃加工率反映企业生产效果,狝猴桃商品率、市场份额和人均商品量反映企业营销效果,狝猴桃优质化率反映企业技术效果,品种差异化反映企业技术能力和营销手段,劳动生产率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效益综合指标反映企业资金运作效果。企业创新竞争力选择企业平均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和技术经费支出两个指标是从总量角度和厂均角度进行分析。创新机制是否健全是就企业及企业协会是否形成鼓励创新,对一味的模仿进行了管制,对技术成果进行有效的保护等方面的体制进行评价,是一个定性指标,可以通过专家评判来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