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一)
详细内容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本文对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产生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建筑;财务风险;防范
一、引言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产生了各种债权债务关系,从而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建筑企业特有的生产流动性、生产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在资金筹措、产品价格的形成,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成本的预算及考核等财务工作上与一般企业有许多不同,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强化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从而降低建筑企业成本费用,提升建筑企业运营水平和竞争力。
二、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建筑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客观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产生了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增大了建筑企业财务风险。
从宏观环境来看,目前建筑市场不规范,市场化水平较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一些优秀建筑企业没有享受到公正的市场待遇,承接工程项目明显不足。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历史遗留包袱和国家投资管理体制不完善使得建设项目资金不到位,项目投资风险部分转嫁给建筑企业,制约了建筑企业的现金源头。
从建筑行业来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其财务风险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由于建筑企业的业务主要是提供建筑劳务,它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筹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建筑企业为了承接建筑工程,在自有资金不足情况下向银行贷款,但举债不适度而导致的严重的财务危机。在建筑劳务提供以后,货币资金收入在收回的时间和金额上也具有不确定性,形成了资金回收风险。此外,不少建设单位严重拖欠工程款,任意指定工程分包单位和材料供应商,导致施工组织管理困难及材料供应不及时,施工进度受外界干扰。
从建筑企业自身来看,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缺乏自我积累机制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近几年来,许多建筑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效益滑坡,有的甚至亏损严重。建筑企业的建筑资金使用呈中长期性,造成大量资金沉淀,资金使用率低,影响着资金周转和短期债务的支付,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购建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同时许多建筑企业在对外投资上缺乏科学的论证,盲目投资,失误较多。
三、建筑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
1建立财务评价体系
财务支付能力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一个以现金支付能力为标准的建筑企业评价体系十分必要。该体系可以包括付现能力分析、变现能力分析、现金流量预测分析等关键指标。付现能力分析通过对建筑企业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的分析,结合企业的实际确定现金支付比率范围,以现金支付率来动态控制企业现金持有决策。变现能力分析对速动资产真正能在一年内变现的资产进行分析,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对其中拖欠时间长,回收无望的账款作特别处理。在编制近期现金流量预测表的基础上,现金流量预测分析以列表的方式对近期应支付债务进行排队,以进一步确定支付的缓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