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及起源、发展,分折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情况,指出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并针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黎贡山 生态旅游 探索
当今生态旅游己成为世界旅游业的热点,一种旅游时尚。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生物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地,具有地质、气候、生物、历史、民族等丰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发保护区旅游资源,发展社区经济,做到“以旅游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自1994年以来,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丰富、特有的生态旅游资源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西部中缅边境地区,在行政区域上地跨保山、怒江两地州的腾冲、保山、沪水、福贡、贡山五县(市),西北与缅甸接壤,其东面是著名的怒江大峡谷,西南是腾冲火山、热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1992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将保护区北端的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并纳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合并后的保护区,总面积达405549公顷,为云南省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巨大的高黎贡山北起西藏高原,南达中印半岛的缅甸境内,长达600多公里,跨越5个纬度带,山势南北走向,北高南低,主峰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523米,相对高差4605米,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独特的自然植被垂直分布景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使高黎贡山成为南北动植物汇集的天然通道和东西过度的纽带。在第三、第四纪冰川时期,受寒冷气候影响很小,曾经是动植物的避难所。近在咫尺的空间里热、温、寒带的动植物汇集一山共繁共荣,生物资源异常丰富。据初步调查,保护区有高等植物4303种,各种动物1425种,其中有大树杜鹃、秃杉、长蕊木兰、云南红豆杉、水青树等60种国家和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花卉观赏植物600多种、药用植物1077种;有印支虎、羚牛、金钱豹、云豹、白眉长臂猿、灰叶猴、白尾梢虹雉、金雕、绿孔雀等8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鸟类400多种,兽类117种,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绿色宝库、动物乐园”的美称。
高黎贡山是怒江和伊落瓦底江的分水岭,保护区有80多条河流分别流入这两条江,这些河流由于落差大(常超过2000米),形成许多美丽的瀑布、叠水。山与水的有机结合,使高黎贡山具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再加上区内星罗棋布的高山温泉,构成高黎贡山奇特的自然景观。
同时,高黎贡山历史文化丰厚沉淀,民族文化多种多样。近几年来,在高黎贡山两侧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文化遗迹,考古证明四千年前这里有人烟稠密的原始人群生活,而至今遗迹尤存的古城及保存完整的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更说明了这里古代文明的辉煌。此外,高黎贡山还是古战场及滇西抗日主战场,区内保存有烽火台、战坑、碉堡等各种古今战争遗迹。就在今天保护区周边依然生活着汉、傣、傈僳、白、德昂、怒等十多种民族,他们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因此,高黎贡山又被誉为“文化之山”。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丰厚沉淀的历史文化及其周边多种多样的民族风情为其开展生态旅游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生态旅游正在兴起
20世纪末,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砍伐森林、破坏草原、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危机,全球兴起了保护自己生存环境的绿色浪潮。旅游者渴望有一个绿色的旅游环境。在世界各国绿色消费浪潮的推动下,生态旅游作为“回归大自然”的“绿色旅游”应时而生。
1983年“生态旅游”一词首次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提出。当时的生态旅游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受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后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不少旅游组织和部门滥用生态旅游概念,几乎任何一种与自然资源相关的旅游活动均被贴上了生态旅游的标签。为了把生态旅游的核心重新确定到自然保护和有利于当地人民的轨道上来,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heEcotourismSociety)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强调旅游对象的保护、社区群众的参与,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处于欣赏者和保护者的双重角色。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⑴生态旅游是在保护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其旅游收入有很大一部分要用于保护自然资源。
⑵生态旅游是一种持续的旅游,在设计生态旅游活动时,必须考虑其在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⑶旅游活动的内容应包含对当地社区和游客开展生物多样性、环境教育。
⑷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活动,并分享旅游带来的收益。
由于生态旅游充分考虑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效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因此其一经提出就得到各国旅游组织的普遍重视,发展非常迅速,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模式。据加拿大生物局统计,1990年全球生态旅游业的产值2000亿美元。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目前生态旅游业收入已占世界旅游收入总数的15―20%。相较而言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资源丰富、独特,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不含香港、台湾,1997年底统计数)、800多处森林公园,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森林旅游的人数达7500多万人次,森林旅游收入30多个亿人民币,占国内旅游收入的1%,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差较远,如德国建有60多处国家公园和众多的各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地面的13%以上,全国森林旅游收入高达80亿美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67%。
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称,全省建有108处自然保护区,居全国第一,生态旅游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云南省政府早在1996年就提出将旅游业列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00年国际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云南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云南在中国、世界树立了绿色和森林茂密的形象。云南的旅游,特别是生态旅游将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作为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两条国际河流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及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国际意义。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发展赶上千载难逢的机遇。目前保护区已成功开辟了生态旅游线路,完成了百花岭澡塘河温泉、瀑布生态旅游小区的开发,建设起了百花岭科考旅游接待中心,培训了导游人员,成立了高黎贡山森林旅行社。几年来先后有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荷兰、泰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批团队到高黎贡山进行观鸟、科考、探险等生态旅游活动。国内游客也纷至踏来。特别是节假日,形成高黎贡山的生态旅游热,保护区生态旅游正逐渐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