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计算机理论>论经济社会发展对民主政治的意义

论经济社会发展对民主政治的意义

详细内容

社会基础之上,不能超越经济、社会性质和水平,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民主不仅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要受到教育文化水平、社会意识特别是政治意识的影响。一方面经济、社会条件对民主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又会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有力的影响。

当今社会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所以我们党在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又提出了政治文明,提出三个文明应协调发展。我们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应搞好经济建设,提高生产力水平,积极稳妥地调整与完善上层建筑,搞好民主政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对民主政治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民主政治的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耗损,如组织选举、印制选票、宣传动员、使用设备等等,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行为将受到制约。此外,如果经济贫困落后,生活没有保障,人们就会把生存作为头等大事,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参与政治活动。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社会财富增加了,人们生活富裕了,才会有时间和财力去从事上层建筑领域里的政治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民主政治对经济文化有很强的依赖性,如一个高水准的总体富裕经济;市场经济;相对平等的收人和财富分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等,所以,民主在一定程序上是一件奢侈品,只有在经济繁荣,生活优裕的社会环境里,才有适合民主政治发展的土壤,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发展民主政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培育塑造政治主体。制度建设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作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内的政治主体的素质则起更为重要的作用,人是事物的主体,没有了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人的活动,民主政治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济发展为在全社会开展良好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使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和需求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及相应的社会文化、教育状况越好,这个国家建立并巩固民主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自然经济和封建专制体制统治下,对权威的崇拜以及由此形成的奴化人格窒息了政治主体的发育,在一个充斥着愚昧无知,文盲成群的社会里,有的只是盲从的臣民,民主政治的发展必然是缓慢和滞后的,这也是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民主政治建立不起来?而建立起来的也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原因。成熟的政治主体不仅表现为积极的政治参与,也表现为思维、行为的理性化,积极务实,开拓进取,宽容妥协,平等竞争等理念都与现代经济活动培育的经济理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经济体制的转型,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使广大民众的政治素质和要求都逐步趋于成熟,而主体性的发展,则是民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提供动力机制、动力源泉。在市场经济社会里,有些经济行为会促进人们政治意识的觉醒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首先在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中,在平等交换的价值规律、公共竞争的市场机制的影响下,会促使人们产生自由、平等、法制等民主观念,他们不仅要求市场中经济行为的平等,也要把这一观念融合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去,市场经济对民主意识的觉醒和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在商品经济的活动中,人们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各经济主体之间出现了利益分化,他们追求并维护自身利益的愿望不断增强,希望政府制定出符合自身利益,保护自身利益的政策法规,这样就使得这些经济主体有了参与政治的热情和动力,他们迫切地希望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

市场经济对人们独立经济利益的充分肯定,蕴积着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最深厚的动力源泉,激发着民众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广泛地自主参与,在自主参与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逐渐地把自己对经济利益的关心进一步发展到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心,必然自觉地把自身的利益和命运与国家的政治命运相联系,从而学会自主地理性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的发展的过程中去,从而真正赋予民主政治事业以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这一点在经济从欠发达走向发达,社会财富从贫乏走向相对富裕的过程中表现的尤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