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环节规范化管理初探
详细内容
【摘要】毕业设计是将课堂理论运用于工程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电大工科教育培养目标,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和验收的有效途径。对这一重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从组织领导、资源配置、各教学环节的完善配套,到课题选择、设计、考核等诸方面合理地制定毕业设计的组织规程和基本制度以及各类管理事务的作业流程,以形成统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环节教学水平, 办出电大特色的前提。电大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是电大工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电大工科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界于1980 年代就提出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建议———“重构工程教育”,引导高等工程教育从科学向工程的回归。科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侧重于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工程的目的,则在于改造世界,解决“怎么做”的问题[1]。通过毕业前全面、系统的工程设计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技能去独立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是电大办学特点的体现,也是工科教育发展的方向。要达到此目的,使学生真正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和升华,有赖于在毕业设计全过程中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
规范化管理是对毕业设计环节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的检验。我们所称的规范化管理,是指根据毕业设计过程需要,合理地制定毕业设计的组织规程和基本制度以及各类管理事务的作业流程(包括相关报表、图表、规范等等),以形成统 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且通过对该体系的实施和不断完善,达到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井然有序、协调高效之目的[2]。规范化管理也是“法制化”的管理,为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它要求明确界定教务教学部门、科研部门、教研室、指导教师、学生等各主体上下之间、横向之间的责权关系,减少摩擦,提高工作效率。因此, 毕业设计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对学校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的检验。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实行规范化管理,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协作配合,最终实现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