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所存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科自身特点以及我院教学实际情况,构建了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以“重实践———实训+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
引言当今,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计算机类应用型科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这就要求各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重视“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而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这一以技术为主的学科,实践教学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大学本科四年的教育中,实践教学占据了很重的份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基本框架,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1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现状目前,各高等院校都对实践教学都给予了充分重视,并且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一些高校资金相对雄厚,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环境,然而还有相当多的学校投入不足,或者有一定的投入,但由于教育理念之后、教学管理跟不上、师资不足、设备陈旧、实习基地少及实践教学评价标准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本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提高。总体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1先理论、后实践,重理论、轻实践。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内容更新不够快;开设出的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性和观察性实验为主,而这些实验几乎没有涉及新型的计算机技术。1.2重基础、轻技术。大部分学校只能安排观察性、演示性及验证性实验,或利用一些现成的模拟软件来做计算机实验,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学生往往不能深入了解实验的机理,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效果。1.3重验证、轻创新。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只是一些重复性的验证实验,而有利于培养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研究性、创新型的实验几乎没有,难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1.4重课内、轻课外。各个高校对于课内学科基础的实践环节(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而忽略了课外实践环节(如各类学科竞赛、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认证考试驱动的实践教学等)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探索多年来,西安文理学院计算机系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了许多尝试与探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研究并付诸实施。2.1“重实践———实训+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改革实践教学,初步构建了“重实践———实训+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图1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训:学生需完成以实验项目为主的(以班级为单位、教师全权负责实验教学)的验证型、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以课程项目设计为实验主线(以组为单位、教师以不同课程负责各组实验教学);研究创新型实验以项目训练、科研开发等为课题(以课题/项目小组为组织形式,自选导师、课题+自定实践、设计方案+自主实践)。建立多个计算机实验室,分别承担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等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计算机课程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也可在实验室完成;课外实训:校企合作在校外建立多个实训基地,分别承担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及部分学生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吸收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开展创新训练,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形成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训+创新”实践教学体系。2.2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2.2.1树立“以能力为本”的观念,实行“讲+演+练+创”一体化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这种教学方法更多强调的是教师“如何教”,忽略了学生“如何学”,学生往往容易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
现在我院牢固树立了“以能力为本”的观念,采用“讲、演、练、创”一体化教学。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在实验室边讲授边实践,这种学用结合、以学带练、边学边练、以练促创(创新)“的学习方式,在JAVA程序设计、网站设计与开发、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一些课程中广泛采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2.2.2加强适应性的课程改造———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适应性的课程改造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近年来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问题,不断与相关企业进行交流、研讨并达成一致,将目前软件服务外包企业需要开设的课程嵌入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如:面向对象编程导论,统一建模语言,Oracle Database教程,J2EE技术核心基础,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技术等课程,且大部分采用国外教材,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软件工程师主讲。2.2.3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加强“第二课堂”的教育环节,对学生团队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开展了大量“竞赛驱动、认证考试驱动以及任务驱动的开放式”实践活动,近年来不断的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竞赛(如软件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多媒体设计大赛等)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各种认证考试(如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等)以获取相应的专业级资格证书;并全面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随时申请进入实验室进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题目,以提高学生的软硬开发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2.2.4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自2004年以来,结合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院对我们累计投入600多万元加大硬件建设,先后优化,在校内建设了7个专业实训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ARM实验室、计算机组装实验室和软件工程实验室),11个实训机房;在校外建立了6个实训基地(西安软件园、西安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西安炎兴科技软件有限公司、西安信利软件有限公司、西安丝路科技软件有限公司、西安亚森通信有限公司)。“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学生了解专业、了解企业、了解未来的工作岗位,尤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海小娟高寅生梁宏倩(西安文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