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马克思主义>论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一)

论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江泽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实际结合
  [论文摘要]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基本途径和重大意义。江泽民的这一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对于这个原则,毛泽东、邓小平等曾有过许多论述。江泽民在毛泽东、邓小平论述的基础上,更明确、更深刻、更具体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基本途径和重大意义,更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关键在于科学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之中。
  首先,关于科学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的科学态度和“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正确方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就是要对马克思主义有科学的认识。在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依旧是首要环节。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又使“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卷土重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迫切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解答一系列新出现的问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江泽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出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就在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否定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言行都是错误的,都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采取坚持和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在此基础上,江泽民提出,“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我认为,这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这一科学论断批判了照搬照抄马克恩主义和完全抛弃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为新世纪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南。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既需要有正确的态度作为基础,也需要有正确的方法作为保证。江泽民提出了“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这一论述是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科学态度的具体化,鲜明地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致性,突出了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其次,关于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江泽民指出:“实现我们的使命,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认识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各种有利的和不利的现实因素,特别是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在认识和掌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问题上,江泽民曾多次分析过现阶段我国的国情特点,他指出:“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初级阶段,我们更要自觉地坚定不移地把这个任务放在中心位置。”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特点,既有利于防止和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做法,又有利于防止和反对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再次,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正确地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之中。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在深入,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个地方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要紧密联系国际局势的新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以及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特别要注重研究那些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江泽民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勇于探索,大胆试验,及时总结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就是说,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途径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坚持独立自主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的问题,找到适合我国情况的前进道路。这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途径。
  首先,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当代,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江泽民指出:“在中国,真要建设社会主义,那就只能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不解放思想,教条主义盛行,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也离不开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脱离实际,脱离亿万群众创造性的实践,不是真正的思想解放。江泽民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勇于探索和创新。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要不断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也要不断进步。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