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马克思主义>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一)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一)

详细内容

论文摘要: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七一”讲话不仅充满着辫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论文关键词:江泽民;“七一”讲话;理论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当代共产党人面向世界、面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讲话》不仅充满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因此,研究和把握“讲话”的理论创新,才能深人领会其精神实质。通观“讲话”,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讲话》的中心内容是“三个代表”。综观全文,“三个代表”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江总书记第一次系统地、全面地、科学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应该说,去年江总书记首次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时还没有现在这样完善,经过一年多的理论思考,他依据国内外复杂的现实和人民群众改革开放的首创精神,赋予了“三个代表”以科学的内涵。这一理论和加工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是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思想。“三个代表”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高度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对进入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根本要求。我们要从时代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广度三个方面加深对“三个代表”的理解,用这一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完善,标志着党的建设开始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于党的性质的新论述《讲话》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对新时期党的性质、目标的新概括,特别是关于我们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论述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必将对党的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的影响。首先,我们党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永远不能变,变了就不成其为共产党。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新时代工人阶级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人阶级的知识化日益明显,体现了工人阶级进步的总趋势。这种变化符合我们党的目标和工人阶级的愿望。如果非把工人阶级定义在传统的产业工人和体力劳动工人的范围,人们就会对工人阶级政党有无前途产生怀疑。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性质应主要表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其次,我们党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由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决定的。历史上,我们党总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当时的最主要的敌人作斗争。现在,为完成三大任务,需要全社会各个点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加以推进。尽管当前我国社会各阶层、各社会集团在经济地位、利益,乃至在政治、利益上均存在着矛盾,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这个根本利益和根本目标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需要千百万人参加和拥护。所以,我们党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阶级基础,不断扩大群众基础。
  关于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论断《讲话》不止一次提到我们党要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保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需要。这一论断对我们在实践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党的一些领导体制、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干部制度,大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面对新时代党的组织必须首先具有创造力,也就是不断结合新的实际进行创新,人民群众才能接受党的领导,才能凝聚到党的周围,也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在新时期,对于各级党的组织来说,检验其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其是否具有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力是党的生命。尤其在当今时代,我们党如果不针对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转变领导方式,就不能把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凝聚到我们党的周围。就是公有制经济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要求我们党必须创造性地结合新的实际开展工作。
  关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理论意义。这一论断,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认识,突出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的。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境界,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高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境界。今天我们学习这一科学论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同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按照这个论断,我们必须在与时俱进中实现坚持与发展的辨证统一。

  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的观点《讲话》首次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当作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并加以论述。因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淮,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做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栓桔中解放出来。回顾我们党的历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我们党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把党和国家的事业向前推进一大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巨变更能说明这一点。试想如果没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南巡谈话,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讲话》必将带来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同时我们的事业也必将大踏步地前进。
  关于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的观点《讲话》提出的“第一要务”是指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一科学论述,第一次明确了什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这一论述强调了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无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等离开了人都无法实现。同时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中,生产力的各要素都要同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相结合,才能促进人类社会前进和生产力的发展。其次,人的素质的提高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主导因素。实践证明,具有高素质的人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起主导作用。再次,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是根据收入最大化原则来选择自身发展方式的。如果社会所提供的机会和待遇不利于劳动者各方面积极性的发挥,那么解放生产力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调动劳动者生产和工作的积极性,应成为当前思考各项工作的基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