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文化要处理好“六个关系”(一)
详细内容
〔摘要〕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 好“一”与“多”、“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 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 文精神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中心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 理好坚持依法治国和贯彻以德治国的关系?
〔关键词〕 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六个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 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一”与“多”、“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
正确处理“一”和“多”的关系,即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想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在 “一”与“多”的问题上,有两种态度是极端错误和有害的:一种是文化自大主义,即拒不 承认或幻想取消世界上的多样文化;另一种是文化自毁主义,即把承认文化多元化变成主张 指导思想多元化?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 文化,是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地位,大力发展主流思想文化,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否则,就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和 灵魂,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同时,要正 视其他多种思想文化的存在?我们所倡导的和谐文化与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之间并不是此消 彼长的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统一的,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共生共荣的?因此,建设和谐文 化应该吸收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提倡宽容、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价值?实事求是地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积极态度,就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积极借鉴人类 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先进文化,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 就是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 整合和引领多样性的思想文化,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思想文化,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 的思想文化;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使 先进文化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导下的社会文化和谐?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两大基本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 主攻方向?文化事业是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吸收和同化优秀外域文化,丰富和提高人们 的审美水平、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才智能力,纯化和优化社会风气、生产秩序、行为规范 与价值取 向,并能给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为目的的文化建设,以公 益性质和精神为其主要特征?文化产业主要是按照经济法则和价值规律,采取规模化生产和 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以赚取利润和发展经济为目的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活动,以经济性质 和物质为其主要特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虽然各有其特殊的性质、条件和发展规律,但它 们都必须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条件,服从和服务于文化 内容,并以此保持相互间根本的和谐一致?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空 间,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实现的形式和条件,从而带来文化与经济的 互动?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实力还有待提升,发展空 间巨大?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同时也提出 了文化体 系内部“事业”和“产业”的和谐问题?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既指明了发展文化产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 致性,也指明了发展文化产业与贯彻社会主义宗旨的一致性,体现了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做一元化把握的正确方向?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关系
要处理好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关系,首先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发展中“消费与生产 ”的理论,来统筹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实施优先发展战略、跃升发展战略、优势发展战略 ,营造和谐文化氛围,造就“文化生产与消费积极互动、雅文化引导俗文化不断上升、和谐 发展”的良性机制?这是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一个战略要领,也是 在面向市场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防止出现“文化沙漠化”不良后果的关键?要处理好文 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关系,还应注意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 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创造文化队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条件和 氛围,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实现文化人才 总量稳步增长,文化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稳步上升,文化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同时要 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 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 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在做大做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积极适应互联网 信息传播的新形势,办好重点新闻网站,丰富宣传内容,拓展服务功能的同时,加强文化市 场综合执法和对互联网的管理,营造出扶持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健康 消费文化环境?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宝贵的两种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人类 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 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独立 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人文精神则是对人 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寻, 对自由、平等、正义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 极关怀等等?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生产 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 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文化和谐的重要标志?二者是互补的,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完善 的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