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水利工程论文>21世纪黑龙江省水利发展战略(一)

21世纪黑龙江省水利发展战略(一)

详细内容

摘要:黑龙江省河流众多,水资源总量不少,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汛期水多,非汛期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随着21世纪初期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水之间的矛盾正在逐渐突显出来,并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不注意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经济社会发展必将难以维持。因此,必须认清形势,切实转变观念,把治水思路调整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来,构建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水利发展战略,从而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提出的各方面要求。

关键词:水利 发展 战略

1 21世纪初期黑龙江省发展面临的挑战

21世纪初期是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水利发展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对减灾体系建设的挑战

黑龙江省主要江河堤防标准普遍偏低,除松花江、嫩江堤防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外,其余具有防洪任务的河流的防洪标准均不足10年一遇。在防洪工程总体布局中,对洪水的控制性工程明显偏少,蓄滞洪区建设严重滞后,桥梁阻水十分严重。在已建成的580座水库中,40%属于病险水库。同时,洪水预报、预警、洪水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及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措施还不能满足现代化防汛指挥要求,社会分担风险并承担减灾责任的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防洪保护区的范围、人口及产值将越来越大,对城市防洪的要求与标准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必须下大力气解决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从根本上解除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1.2 对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挑战

黑龙江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且由于开发相对集中,在一些地区已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供需矛盾。在水田开发上,由于比较集中地分布于松、嫩平沿岸和拉林河、呼兰河、蚂蚁河、穆棱河流域,而且在发展水稻种植面积时较少考虑这些河流的水资源约束条件,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的结果超过了河流水资源量的极限,因而使一些中小河流发生了断流。如果这一现象任其发展,不仅会使位于中小河流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影响,而且还将使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后果不堪设想。这就要求我们今后要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上狠下功夫,对现有的灌溉工程布局和供水规模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满足全省工农业生产、城镇建设,以及居民生活对水量、水质提出的要求。

1.3 对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的挑战

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为13.45万km2,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30%。到目前为止,全省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约1.52万km2,仅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1.3%。国境界河岸边冲刷造成的国土流失也相当严重,国土流失面积已达168 km2,相当于240个珍宝岛的面积。全省每年向江河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10亿m3,主要江河水体污染呈愈演愈烈之势。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状况的好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文明的建设,对生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要求21世纪更加重视治理水土流失,维护与修复河湖生态系统,确保生态用水。

这些基本的水情,决定了黑龙江省必须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也昭示着黑龙江省在新世纪里水利建设的任务异常繁重。

2 21世纪初期黑龙江省水利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

2.1 黑龙江省“十五”期间及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总的思路

科学制定并积极实施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和江河流域规划,抓紧主要江河堤防、控制性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洪能力。搞好中小水利工程维护和建设,加快现有灌区改造。大力推行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合理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十五”期间黑龙江省水利工作的战略目标

黑龙江省计划新建、扩建大中型水库16座,新增水库总库容123亿m3;对7座大型和24座中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新建和整修加固4条大江大河堤防及35条重点中小河流堤防3800km;新增国境界河护岸212km;增加供水能力51亿m3,新建大型灌区6处,改造大型灌区19处,新增水田有效灌溉面积20万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3.7万hm2,除涝面积33.3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00km2;建设农村电气化县3~5个,新建地方水电站5座,增加装机容量8.4万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