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校图书馆的和谐创建(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党校图书馆和谐创建
【论文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图书馆的创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方面相协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谐图书馆的创建,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谐图书馆的创建,必须保证四个方面的和谐。
一、馆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支撑点,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没有图书馆员之间的和谐,就没有图书馆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就没有图书馆的和谐。在图书馆内部,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少说多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与人为善,坦诚相待;搞好团队协作,减少内耗,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努力创造和谐的、融洽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
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图书馆中一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读者和馆员在为满足读者阅读需要的互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关系。党校图书馆所面向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他们都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导骨干,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做到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更为重要。
1.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是做好读者工作的基础。在建立与读者关系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与读者相处时善于协调关系,善于把自己与读者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善待读者,将读者看作是自己的朋友,真正急读者所急,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需要。二是注重对读者的教育与引导,及时向读者宣传馆藏情况,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信息资料,让读者及时快速查阅到有用的信息;同时,引导读者培养爱书、读书的良好心态,争取更多的潜在读者。三是当馆员与读者发生冲突或矛盾时,不能急躁,冷静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出应对措施,及时制止因图书馆本身行为失误而导致读者不满的情况发生;同时,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纪律约束、道德规范、舆论监督等多种手段对图书馆员工的行为进行科学的教育和管理。
2.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如何和谐的与读者相处,具体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其宗旨不外“服务”二字。新时期,党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方式渐趋多样化,服务功能日益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方式从单一走向多样,从被动转向主动。面对图书馆事业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我们只有及时调整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积极主动的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才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要求。如:实行工作人员挂牌服务制度,设立监督电话和读者监督信箱,为部门出谋献策等服务措施,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满足读者信息资源的需求。
3.善于与读者沟通
党校图书馆面对的读者是党校学员和教师,他们有丰富的知识功底和文化素养,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树立起拜读者为师的观念,工作中虚心向他们学习和求教,听取老师、学员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服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高质量的服务最容易与读者进行沟通,反馈的信息可为改进图书馆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如此良性循环,既提高了整个图书馆工作的水平,又开拓了图书馆发展的途径。